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2篇
教育   2158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11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是断然没有的。他如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艺术源于生活。杜甫的诗中之  相似文献   
992.
说到超现实主义,不得不谈的是达达主义.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相似文献   
993.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2 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多以1 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其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讽刺辛辣.《苹果树》是约翰·高尔斯华绥笔下的一部中篇爱情悲剧小说,此部文学作品对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了细腻的高品质艺术加工,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评.本文通过对小说《苹果树》中的现实主义进行分析,解读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中的“骑士精神”.  相似文献   
994.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3):F0002-F0002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小说把现实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相结合。形成了现实与魔幻交织的精彩画面。作者在作品中融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并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李娟 《职大学报》2013,(6):51-54
20年代的乡土小说因其作家群体的集中性和作品时代的鲜明性,已成为中国文学史的术语之一。它的发端由于受浓烈的社会现实悲剧性和西方现实主义手法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并成为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基调,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996.
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美国三部曲"的问世,标志着罗斯已经成功转型为一个新现实主义作家。其中"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人性的污秽》(2000)在评论界获得广泛好评。本文将从故事的地域、时域以及小说人物主体塑造三方面分析《人性的污秽》这部作品,解读菲利普·罗斯在该作品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97.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是当代英国文坛重量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体裁广泛,观点犀利,见解独到,风格多变且写作技巧大胆创新。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地将研究视角置于莱辛的早中期作品上,对莱辛后期作品的关注不多。事实上,她后期的作品是对前期现实主义风格的回归。虽没有前期那么具有影响力,但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习借鉴的价值。本文以莱辛后期的小说作品《又来了,爱情》为研究读本,分析解读莱辛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后期小说中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998.
《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开山之作,普希金成功地塑造了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型"小人物"。此后,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竞相将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本文试通过对作品的艺术手法的探究来揭示其其中的现实主义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99.
对于生长在异乡的外籍作家来说,民族身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讨论不完的话题,《拉维尔斯坦》却为美国犹太籍作家索尔·贝娄60多年创作生涯的寻根之旅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小说独具匠心地以回忆录的形式展开,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叙述与评论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性鲜活的拉维尔斯坦形象。在机智风趣的语言背后是贝娄对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新时期,贝娄也反思了反犹主义的历史给犹太民族带来的难以抹去的影响。在谴责反犹主义的同时贝娄也告诫犹太同胞们不要忘记历史,警惕反犹主义抬头,呼吁人道主义同情。小说中,渊博的哲学观点、巧妙的拼贴艺术、精巧的象征手法以及尖刻的反讽特色,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新现实主义视阈,而且拓宽了贝娄的创作主题,引发读者回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当下,大部分中学为了考试成绩,教师放弃了"浪漫主义教学法",选择"现实主义教学法",课堂沉闷不堪,师生皆已"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如果能将"享受课堂"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享受"的氛围中将"读写听说"四种能力训练融为一体,那么,课堂将成为活色生香的智慧场,成为激情迸发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