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1704篇
科学研究   371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304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6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976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354篇
  2007年   923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形势下理想教育必须不断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有效性。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加强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能力的培养、使理想教育目标化、使理想目标行为化;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三个“结合”,即珲想教育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理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理想教育与艰苦奋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2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继承,更是这一理想在中国社会现实化的过程。邓小平赋予这一理想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并以其特有的方式从物质(经济)基础、精神支持、直接实现途径三方面较为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问题,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3.
一种教育理想: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利华 《教育科学》2002,18(5):61-63
教育承担着塑造完满人格的责任。然而,人在教育中被异化、奴化、物化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们的儿童承载着过大的生存压力,成为社会上生存最艰难的群体之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以儿童理想的生存状态作为参照,使儿童现时过上完满生活。它也应作为现时代的教育理想之一,成为广大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分析说明Maxwell速度分布律体现出等几率统计原理和能量均分原理的思想,并由它导出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25.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围绕专业特点,抓好班集体建设,是思想教育工作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对班集体建设的一些构想和做法。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目标,确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职业班学生进校后,职业基本定向,奋斗目标也比较明确。因此,学生进校后,我即组织“相识在今天,理想在召唤”的主题班会。让同学自我介绍,相互间取得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即开始制订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目标的制订要以新时期党的教育  相似文献   
26.
丁亚平 《寻根》2001,(4):104-108
孙瑜(1900-1990)作为中国电影浪漫派的代表,如同一位色彩家,总在寻找一种适合主题的色彩,努力去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理想人物,表达他的真情与梦想。虽然他同样愤恨与痛陈现实之弊病,但却不以教化社会、关注现实问题见长。孙瑜身上的那点浪漫气,虽历经抗战的血与火的历练,还是一看就知的。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湘西小说《边城》,《长河》中人物性格变化和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的分析,寻找沈从文笔下理想人生形式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原因,从而使沈从文的文化批判的意义和成因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论述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演进,终身教育理念的原则、制度和体系,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以及终身教育的目标等问题,阐明了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革命性,理想性、建设性、开放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29.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最享有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后期作品《夜色温柔》,展示了“爵士乐时代”纸醉金迷的表象下“美国梦”的虚无缥缈和不堪一击。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杰伊·盖茨比迷恋上了富家女黛西,并把追求她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当他拥有了金钱,自以为已经跻身于上流社会、有机会圆这个爱情美梦之时,却被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所吞噬,落得个梦醉人亡的悲惨结局。《夜色温柔》的主人公迪克是一名医生,娶了富裕的女精神病人尼科尔为妻。这场婚姻交易使迪克表面上进入了上流社会,却从未真正使他成为一分子。他日渐沉沦,未老先衰。他与女明星萝丝玛丽的无结果的感情纠葛使妻子对他的依赖越来越少,心智日益健全,终于投入他人怀抱。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等作品展现了美国特定时期内“迷惘的一代”的迷惘生活,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美国梦”的最后幻灭。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