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7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26335篇
科学研究   1809篇
各国文化   160篇
体育   801篇
综合类   555篇
文化理论   132篇
信息传播   139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2455篇
  2013年   2381篇
  2012年   3058篇
  2011年   3578篇
  2010年   2875篇
  2009年   2812篇
  2008年   3479篇
  2007年   2171篇
  2006年   1440篇
  2005年   1212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92.
于清莲 《现代教育》2011,(Z1):32-32
又是一年离别时。亲爱的同学,在你们即将收拾行装,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之际,作为一名曾经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自以为是你们可以依赖的朋友,此时此刻,心中除了深深的祝福,还有一丝莫名的牵挂。在你们即将远航的时候,老师还有千言万语对你们说。  相似文献   
993.
幽兰 《留学生》2011,(12):54-55
峡湾,是大自然赠与挪威的一份珍贵的厚礼。在峡湾上行船,带给你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994.
1 前言 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个性飞扬的课堂.如何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教师需要把握住应对课堂动态生成的策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995.
我曾经在大学里从事研究生秘书工作近7年。7年里,我时常挥汗如雨、腰酸背痛,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7年里,我与研究生们结下深厚而又美好的情感,其中的幸福,难以忘怀!在此,用文字记录下我对曾经从事过的这份工作的一些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对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所助益。思考之一:与研究生一起成长刚接手研究生秘书工作的时候,我还没到而立之年,与研究生年龄相差不大,不敢妄自以老师身份自居,而是放下身段,与研究生们平等相处,一起成长,一起欢笑,一起悲伤,努力从研究生的视角(还好,我自己也读过研究生,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自然联结量表、网络成瘾量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无聊倾向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然联结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自然联结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在自然联结和网络成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97.
998.
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运用帕森斯AGIL模型分析高校生态德育在环境适应、目标达成、资源整合、模式维护等方面的四种功能,发现内容片面化、目标抽象化、资源整合弱化以及文化建设虚化是影响高校生态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为满足系统功能要求,高校需要通过坚持价值引领、激活德育对象、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和谐氛围等途径来推动生态德育的深入开展,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99.
罗尔斯顿的名著《哲学走向荒野》中的第四章论述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生命之流综合有机自然与无机自然,深刻地阐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把时间上的实在与潜在和空间上的人类与自然视为完整的一体。罗尔斯顿从群体中看待个体,将整个自然体系视为一个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生物学的学科本质,着重从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4个方面,阐释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