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1035篇
科学研究   59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24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42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964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1035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引导和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活动规律的过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预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预设要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善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72.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的Self-assessment(自我评价)板块,在教学过程中常被忽略。本文例探了一堂市公开课,就该板块的设计特点、教学要求、互动性和生成性原则、教材和教法的整合及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唤起教师对该板块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3.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一,因其内核倾注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生动创造的人文情怀,而受到广泛关注,课堂生成性教学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生成性教学行为片段而呈显,与生成性教学思想、策略密不可分,互为共生。本文从生成性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属性、分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哲学、系统科学和教育学是其理论基础,具有双向生成联动...  相似文献   
74.
沈阳 《中国语文》2015,(2):105-120,191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到/在)表"方向"或"存在"的终点投射选择。本文同时假设,汉语动词前后表"方向、存在"的处所PP并非移位形成或独立生成,而是在"同形生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和动词选择的"互补删除"实现的,汉语处所PP位置的历时演变现象也可看作是这种操作的句法后果。本文还提出,"V+到/在NP_L"结构而非动趋式才是汉语典型的"位移一终点"结构,与其他语言的同类结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5.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获取数据。搜集精准数据,才能描画完备的测量图。为满足测量需求,应不断深入解析,提供实时特性的精准数据。获取的GIS数据,被用在野外范畴的测量之中。确认数据生成特有的路径,提升GIS测定的精准性,便利后续的导入数据。  相似文献   
76.
<正>随着新课标的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的标准为基础,有效的采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化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传授化学公式与化学符号,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的认知.但是在素质教学的环境下,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需要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基础,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将相关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现代化教学理念下的化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基础,构建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为了达到化学教  相似文献   
77.
<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把握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并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  相似文献   
78.
79.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的基础,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也是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的年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在积极参与游戏中,要不断生成新游戏,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0.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是广泛而普遍的。从语篇生成的视角,探讨“情绪-认知”机制对语篇特定内容的制约作用,语篇对真实世界的反映往往经过情绪对认知的作用而受到某种程度的“过滤”与“染色”。其最直接的表现是语篇中反映出来的感知世界,在情绪对注意选择性的干预和对知觉的“歪曲”下,具有特定的突显。其具体表现被归纳为三种规律,即适宜律、可控律和抑制律,前两者侧重知觉印象的效果,而后者则强调主体知觉的动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