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1112篇
科学研究   35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104篇
综合类   35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一氧化氮与运动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自由基,也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分子,其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从NO对肌肉的外周机制和大脑的中枢机制两方面对运动性疲劳进行阐述,探讨了NO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关系,并展望了其在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用ATP酶把骨骼肌分成Ⅰ、Ⅱ两大不同纤维类型,并且运用组化方法,通过显微分光光度计对运动性疲劳的小鼠骨骼肌纤维类型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疲劳后的小鼠骨骼肌纤维的一些化学成份变化较大,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元酶活性下降,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差异显著,提示疲劳机制与能量代谢有著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3.
通过观察世界性的速滑比赛和赛前的运动员训练,可以感觉到运动员的专致和紧张,即使他们休息时依然处于压力当中.对缺少经验的教练员,可以在赛场上发现和学习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44.
对极量运动疲劳时若干生理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和分析表明,极量运动疲劳时股外肌EMG振幅和IEMG值增大,部分受试者可能出现ST段下降和T波方向的改变;血LA值明显增大,闪烁值不是下降,而是上升。这提示一过性极量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可能首先不在中枢,而是在外周。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高压氧(HBO)对力竭性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酶活力和肌红蛋白水平恢复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高压氧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力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均显著升高,恢复期、高压氧组血清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水平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高压氧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6.
对滚动轴承疲劳故障产生的机理及疲劳破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轴承最佳游隙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47.
红景天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云 《体育科学》2001,21(5):82-82
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有明显的抗缺氧、抗疲劳、抗毒、抗微波辐射作用,毒性小,且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双向调节作用也很明显.人体试验表明,红景天制剂能改善志愿受试者的体力、智力和工作能力,健康人服用红景天制剂一疗程就能提高其注意力、记忆力.  相似文献   
48.
运动性疲劳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是体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对运动性疲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归纳,对运动性疲劳做个概括性的叙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近年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回顾与总结,作者认为在进行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必需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并使之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同时应加大力量对中医基础理论与古医籍的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50.
对课余训练运动员疲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余训练中,高强度、大负荷训练,仍然是训练中的主要手段和显著特点.训练后能快速消除疲劳,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条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疲劳产生的原因,外在表现,疲劳消除的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