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1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叶腾春 《成才之路》2009,(15):68-69
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做的无固定形式的反映。即引起人的身心产生一系列变化及反应的各种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如不愉快事件)、生理方面(如生病)、还是物理方面(如环境污染),都是压力的来源。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心理压力的存在。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破坏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使人觉得周围的事物都没有意思,会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甚至是一个人机体的有效运作,更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中时代既是灿烂的花季。同时也是泥泞的雨季,高中生每天都面临着挑战和成功,同时也面临着失败和挫折,周边的压力随时存在。高中生的压力源来自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62.
丰城市教育局秉承“教育耍发展,教师是关键”的理念,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不放,全市广大教师精神面貌一新,教育系统呈现良好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3.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全校师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  相似文献   
64.
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当以快乐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运用快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心灵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要进行快乐的教学互动,要更多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又是学生享受快乐的过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5.
<正>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理想、信念等有机结合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着调节和控制。长期以来,由于学校过多的共性制约、过多的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以适应新的时代,是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6.
驻外记者是报社的一支重要报道力量,做好驻外记者工作十分重要。近半年来,由于大家的努力,驻外记者的精神面貌与过去大不一样;工作质量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记者通联部组织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大家充分认识到驻外记者作为报业集团的窗口、形象、大使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党委的要求,自觉在编委会组织领导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作为驻外记者如何搞好新闻报道,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67.
张亭 《教育革新》2010,(9):15-16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是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68.
&#183;教材链接&#183; 人教版&#18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写作主题:寻觅春天的踪迹提示:春天是四季中改变最大的季节。从冬天走到春天,你一定发现了很多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物候的改变.更是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在春天中发现改变的细节,你就能找到“春天的踪迹”。  相似文献   
69.
陈炎 《课外阅读》2010,(12):94-94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与教育同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孩子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自己周同——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这里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偶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70.
两张照片     
有一天,家里大扫除,妈妈从一个木箱子里翻出两张全家福照片。出于好奇,我把这两张照片拿过来,仔细端详起来。这是两张截然不同的照片。一张摄于1991年,另一张摄于2007年。照片上人物的衣着、精神面貌等差距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