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教育   19437篇
科学研究   1755篇
各国文化   65篇
体育   752篇
综合类   641篇
文化理论   201篇
信息传播   1217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1058篇
  2014年   2428篇
  2013年   2150篇
  2012年   2849篇
  2011年   3140篇
  2010年   2798篇
  2009年   3057篇
  2008年   3511篇
  2007年   2721篇
  2006年   2061篇
  2005年   1695篇
  2004年   1501篇
  2003年   1043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他的著名与《岳阳楼记》有很大关系。这不仅在于文章是滕请范仲淹写的,更在于文章内容与滕子京密切关联。原来,范滕二人谊属同年,情如兄弟,范仲淹曾经几次保荐滕子京为官,滕子京很有治事的能力,然而为官却不是非常清廉,司马光  相似文献   
52.
53.
杨炳庚 《视听界》2001,(5):58-58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一样,从不提倡个人倾向性的直接表露。相反,它要求记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寄寓在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中,努力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特别地加以指出。与报纸广播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的倾向性表露就更应艺术化。多种电视手段的运用为艺术表露作  相似文献   
54.
55.
中国古类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类书考源,类书结构形式的流变,类书编撰的社会文化背景角度剖析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类书。  相似文献   
56.
在进行广告翻译时 ,运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 ,灵活采取“效果优先”、符合译语文化、符合译语广告规范及特色等原则 ,以增添广告的艺术感染力 ,达到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58.
广告的巨大影响使许多事物都带上了重在宣传的“广告心态” ,走出神学院和象牙塔进行普世化的普世伦理也未能免俗。内在逻辑上的填补缺失 ,方法手段上的化繁复为简约 ,社会功能上的灵魂麻醉 ,最终目的上的推销自己的主张 ,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普世对象 ,所有这一切都使普世伦理和广告如出一辙 ,而这种将普世伦理等同于广告宣传的做法极易降低人们的思想水平 ,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9.
碑与碑文     
许慎《说文解字》:“碑,竖石也。”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门前的用于观测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玄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目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即拴)于碑。”那时的石碑上并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后来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只是行葬  相似文献   
60.
鲁迅与广告     
鲁迅与广告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鲁迅全集》中有几十篇文章与广告有直接的关系。他对广告的营销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形象、直陈、告白等技法,表现出较高的创意思维和设计水准。同时还对一些广告进行过点评,净化了当时的广告市场,对旧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