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2篇
科学研究   196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被誉为“航天员摇篮”的空军航空大学迎来了1101名新飞行学员。据了解,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标准与选拔预备航天员一样高,程序一样的严格。  相似文献   
12.
子由 《家长》2013,(1):23-25
"这颗我们世代栖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瑰丽、那么耀眼,她弧段的边清晰可见,披着一层蓝白相间的光晕,阳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浅浅的蓝,大地脉络分明,海岸线清晰绵长。地球是如此的美丽,一颗玲珑剔透的行星,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安安静静地焕发出蔚蓝色的光芒,像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蓝宝石,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的亲人和朋友,就在那一刻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中国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与梦想。其中的"太空授课"最受同学们欢迎。三位航天员老师生动地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五个基础物理实验,看得同学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认识了失重环境下各种奇妙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14.
真题回放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题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刘洋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她的梦想是有一天能飞上蓝天,为此她不断努力着,最终凭借超群的素质,进入航天员候选人的队伍。一系列超负荷的训练使她的身体出现不适,第一次离心训练,几分钟下来,她全身酸软,几乎瘫痪;第二次8分钟转椅训练,她坚持5分钟,头晕恶心,呕吐不止。有人劝她改变,她笑笑,继续训练。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她想出颇具诗意的应对方法,她想象自己在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飞翔的海鸟,以拼命转移注意力闯过难关。经过两年训练,她过关斩将加入航天员队伍,并成功飞天,成为中国女航天员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12年9月20日上午10点,为纪念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由本刊副社长著名油画家邹中华与李东升共同创作的大型油画《飞天英雄谱》捐赠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这幅《飞天英雄谱》(1029cm×290cm)的大型油画,是由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放文,特邀《小读者》杂志社副社长、著名画家邹中华与李东升共同创作的。它取材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古代飞天梦想,到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6.
17.
9月29日,沈阳桌报报道,28日下午,当神舟七号飞船胜利完成舱外行走任务,成功返回地面的消息传来,沈阳第四橡胶有限公司员工倍觉骄傲、自豪……神七上有该厂生产的宇航服呼吸管等多种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8.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这篇新闻速写,所报道的是2003年10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的场面。如今“神舟”六号、七号早已上天,“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与“天当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可见八年前的重大“新闻”,已成了“旧闻”,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怎么办?与其做旧信息的传声筒,不如做新信息传播的弄潮儿。根据教材编制意图,本单元皆为新闻体裁,属于“信息传播”这一主题系列,我们不妨以信息论为指导,用元认知控制的理念设计课堂教学,下面笔者试图用案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11,(11):14-14
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自1971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首个空间站以来,人类在空间站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进。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发射了10个空间站,让我们为您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身着李潭秋设计的航天服走出神五飞船,顺利地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李潭秋的心里格外激动,因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件我们自主研制的航天服。现在,这套航天服已经被收藏到中国军事博物馆,成为记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珍贵的文物。当杨利伟的航天服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国宝后,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们身穿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航天服出舱了,这标志着我国飞天舱外服整体技术性已达到国际在用舱外服系统的先进水平,并具有多项独创性技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出舱核心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