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教育   26324篇
科学研究   2626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908篇
综合类   1178篇
文化理论   90篇
信息传播   2323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862篇
  2015年   1385篇
  2014年   2887篇
  2013年   2448篇
  2012年   2680篇
  2011年   3039篇
  2010年   2468篇
  2009年   2186篇
  2008年   3322篇
  2007年   2176篇
  2006年   1395篇
  2005年   1264篇
  2004年   1082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英语以长句为主。翻译时既要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长句翻译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文体的整体风貌特征。长句汉译时一般采用包孕、分切、拆离、重组和插入等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2.
运动直觉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建构了运动直觉的理论,提出了一些观点与认识,如:1)运动直觉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的信息,对问题进行直接地和迅速地解决的思维.2)运动直觉具有直接性、快速性、或然性、情境性、运动水平差异性、信息受限性和直觉过程伴随着对结果正确性的自信心等特点.3)运动直觉是独立的直觉的下位概念,是认知技能的较高水平,在运动思维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4)运动直觉存在着运动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项群差异.  相似文献   
43.
沿海大中学生体质状况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除身体形态和男生17岁、18岁、19~22岁年龄组的胸围指标低于全国同龄人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同龄人.他们的身体形态指标,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身体机能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4.
曾素萍 《声屏世界》2003,(12):37-38
在电视传媒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栏目化阶段的今天,一档栏目的成功与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的个性,对现场的驾驭,切中要点的提问,画龙点睛式的评说,都是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怎么说”和“说什么”,直接关系到电视机遥控器的点击频率和眼球的停留时间,影响着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的“怎么说”“怎么说”是主持人与节目参与者及受众进行交流的直观表现形式。常听人说,某某台的节目不如某某台的好看。究其原因,主持人的“怎么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主持人在镜…  相似文献   
4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发现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方面。关于这些方面的报道和故事很多,有一个故事描述得非常生动而形象。这个故事说,若在大街上遗失一元  相似文献   
46.
从早期和目前研究动词重叠入手,对动词重叠的意义,可重叠动词的条件,句法问题中的与数量短语的结合问题及表达功能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7.
48.
我国体育学院男排运动员攻击性心理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采用心理问卷法,探讨了不同级别男排队员,以及不同位置、主力与非主力队员的攻击性差异;并利用睾酮指标探讨了不同级别男排队员攻击性强弱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运动员在攻击性强弱及指向上存在差异,不同位置队员、主力与非主力队员在攻击性指向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50.
怎样落实历史概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