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韦国友(以下简称韦):周教授,您关注古村落已有十多年,请您先谈一谈总的印象如何?周其厚(以下简称周):我对古村落的关注,主要是对广西特别是桂北地区的古村落有一些研究。首先,我觉得它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在古村落里,人们会感受到古色古香,回到了历史中,让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那些文化记忆,在古村落保留了下来,让人格外亲切。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有些文化,比如有些风俗礼仪、祭祀禁忌,我们在城市里,在高楼大厦里,已经很难看到了,但在古村落里还有。我们走进一些祠堂,就会感受到过去的村落治理,感受到宗族人伦关系,这种关系又无一不是从血缘关系而来。  相似文献   
192.
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死者的亲属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穿孝服服丧3至40天,并通过穿黑色衣服、黑色皮帽上缠散兰(缠在头上的自布)、黑色大衣腰上系自布、出声或无声地哭泣等形式营造一种悼念的氛围。在服丧期问一般禁止男士理发剃胡、女士化妆,不能说笑和参与娱乐活动,不能擅自脱掉孝服。这种文化现象称为“服丧”。不同历史时期的服丧形式不仅各具特点,而且跟人民当时的生死观、宗教信仰、人际关系以及愿望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联系实际分析服丧的形成过程、具体表现形式、服丧期限、除孝的方式以及各种服丧形式所表现的社会内涵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193.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亲生弟弟”、“亲生妹妹”、“亲生孙子(女)”等字样,文章用“亲生+兄弟姐妹”或“亲生孙子(女)”来指称兄弟姐妹之间或爷孙之间的血缘关系,实际上系“亲生”一词的误用。现选择几个错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4.
许俊 《培训与研究》2003,20(6):51-53
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课题,“轴心时代”的古代雅典和先秦的人伦关系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古代雅典和先秦由于所处时代相同,两种人伦关系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包括男女两性地位中的“男尊女卑”状况和相同的阶级关系。然而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政治传统、经济环境的不同,造成两种人伦关系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古代雅典是“家国异构”,以地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为主;先秦则是“家国同构”,以血缘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95.
暖冬 记忆     
正2014年7月9日晴时光带走的,是过去,它留下的,是对人生最好的馈赠。2013的最后几天异常的温暖,躺在太阳底下晒着,有种初夏的感觉。妹妹拉着我偷偷地溜出走水泥路去老屋的大队伍,因为她要带我去探险。所谓的探险,不过是走走被荒废了的土泥巴路,但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样的:老屋。去老屋的老路,要经过人家院子间的小过道。记得乡间相邻的两个院子是不习惯用高高的围墙隔开的,或者说懒得用东西来做界限。如果家里院子和大路相邻,人们爱种  相似文献   
196.
章岩 《课外阅读》2013,(11):4-5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他五岁到八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他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十三岁那  相似文献   
197.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37-37
一、聚族而居。徽州宗族社会坚持以父家长为中心的严格的血缘关系,并与地缘结合。氏族多以自己的姑祖或迁祖为中心,集居繁衍,形成宗族,并常以族姓命名居住地。如汪村、王干、余岸等。当原居地发生地狭人稠矛盾后,始分居他乡。一般一族聚居一村,也有按房系分居几村,有的累世同居。  相似文献   
198.
陈岩 《黑龙江档案》2012,(2):128-128
家庭档案,就是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某些社会活动中形成并保存起来的,具有现实利用价值和历史查考价值的,可归家庭或个人所有的各种历史记录,如日记、书信、手稿、照片、录音带、录像带、证件、凭据等。近几年,档案部门非常重视家庭档案工作,有力推动了家庭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完善,按照“分得清,找得到,用得上”的原则,逐渐总结出适合普通家庭的建档方法。下面,笔者结合开展家庭建档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来探讨一下家庭档案的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9.
《家教指南》2009,(7):36-37
1.遗传 一般来说,父母智商高,宝宝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宝宝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宝宝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0.
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西方道德教育存在着若干差异。首先,在中国,血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是整体(家、国、天下)中的兄弟姐妹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西方,公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是公民个体之间独立、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