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810篇
科学研究   352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35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7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考试焦虑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的一种负性情绪。以176名初一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人际关系、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与考试焦虑和学习成绩都有密切的关系,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则无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82.
《新闻界》2016,(19):2-8
新传播革命的兴起与发展重塑了媒介传播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传播时代,主体被新媒介技术彻底建构为"数字主体",遭遇了身份、情感、认知和生存的多重危机。首先,数字主体在赛博空间被多重虚拟身份困扰,体验着身体缺场和身份丢失的经历;其次,数字主体身患"媒介依存症",主体情感被电子媒介交流异化和殖民;再次,在"不确定的"互联网时代,数字主体遭遇认知障碍和认知迷茫;最后,"数字化生存"将主体规训和征服,使主体面临生存隐忧。  相似文献   
83.
本文探讨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人格与考试焦虑水平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北京部分高校200名大学生,发放简式大五人格量表(NEO—FFI)与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考试焦虑水平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年级方面存在差异。考试焦虑水平与人格有显著相关性,大五人格模型中的神经质、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这四个维度与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初中阶段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英语词汇基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都往往注重读写能力技巧的提高,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一些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一倾向更加明显。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最为显著的是"语言焦虑"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深对语言焦虑的认知,并在可能范围内营造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从而解决英语听说教育与实际语言运用之间的矛盾,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初叶,随着五四新化运动的兴起,沉闷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喊出了石破天惊的解放之音,但这声音很快就消失在启蒙与救亡的革命洪流中;20世纪中叶,妇女形式上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政治、经济权益和地位,却以女性性特征的消弭为代价;新时期以来,活跃在妇性作家笔下的是反叛男性神话、颠覆已有意识形态大厦的女性形象;20世纪的最后十年,女性写作转向“躯体叙事”,不自觉中又迎合了男权中心主义的窥探和畅想需求。  相似文献   
86.
铁凝在塑造鲜活的女性形象的时候,描绘出了一个个让人赞叹的女性健美的躯体,同时也切入到女性的原欲世界,表现女性肉体的觉醒.这种身体自觉意识显示出作者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7.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言焦虑现象,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之间基本上有着负相关关系。为此,高职外语教学中应当采用一些措施来缓释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88.
从20中期世纪开始,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就对二语课堂中的语言焦虑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许多外语老师对语言焦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单纯认定语言焦虑只会阻止学生二语习得的过程.本文将二语课堂中焦虑的内涵进行浅要分析,从而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语言焦虑现象,以便在课堂中更好的选择教学手段,创造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9.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焦虑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本文通过口语测试和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口语过程中的学习焦虑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在线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41份。用SPSS16.0对口语测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学生的口语成绩及焦虑感不存在显著差异;(2)课堂焦虑、使用焦虑和评价焦虑与学生的口语成绩呈负相关;(3)学生的课堂口语焦虑明显高于使用焦虑和评价焦虑。  相似文献   
90.
学生的心理需要具有纵向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课程设计中的时间向度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心理班会更应如此,预见性、时效性、延续性是心理班会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在考试减压专题中,存在事倍功半、自暴自弃、考试失常三种类型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心理需要的时间向度进行分析之后,在课程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应力求贴合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