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以散文化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山明水净,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庵赵庄以及在这片水乡发生的故事,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既有时间的记载,又有作者在此文中所蕴含的一些情感寄托,又使得读者在文章中似乎看到另一个不为人知汪曾祺。  相似文献   
72.
汉大赋作家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用现代心理学来解读,属于典型的"心理疏导法"。从"戒于声色"、"勤于运动"、"乐于逍遥"三个角度探析《七发》中所采用的"心理疏导法"如何使交谈达到"‘渙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的奇特效果。  相似文献   
73.
"足性逍遥"说是郭象伦理思想的核心.郭象关注"足性逍遥"的真正内驱力是为了从根本上消融自然与名教的对立和紧张,从而为名教的合理性寻找一种内在的依据和支撑.同时,郭象阐述了一种"自然有为"的思想,为"足性逍遥"提供某种可能性论证.  相似文献   
74.
五彩缤纷的暑假又来了!今年暑假打算怎么过?是呆在家里一边吃冰淇淋一边享受冰爽的空调,还是到户外舒展筋骨?年轻有活力的你可不要浪费了外面灿烂的阳光哦。快来跟我们畅游天南地北吧!  相似文献   
75.
庄子蔑视儒家等因热衷功名而为名所累,主张“绝圣”、“忘物”,做“乱世”的旁观者;感慨栎社树等因“无用”而可以尽享天年,主张“无用”、“顺人”,做“游世”的自保者;不满足于大鹏等“有所待”,追求“无待”、“逍遥”,做“现世”的超越者。庄子的处世之道,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76.
刘小枫作为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锐,带着对西方基督教文化极度崇尚的情感与价值取向而对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与"适性逍遥"进行非理性贬斥,这是无视历史事实与文化差异的文化虚无主义在作祟。对刘小枫的回应,本文将着重强调陶渊明"超世不绝俗"这种"即世间而出世间"的理想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7.
"命"与"逍遥"--论庄子的心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规律而实现自由。他所主张的“安命”就是人生虽然无法避免命运的限制,却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其根本方法便是“心斋”和“坐忘”。在庄子那里,“有”与“无”是相即不离的关系,“有”和“无”之辨落实在命与逍遥(自由)的关系上,强调命与逍遥的合一,规律与自由的合一,亦即安命的根本义蕴所在。  相似文献   
78.
立足诗作本身,抓住阮籍《咏怀诗》中多次出现的"逍遥"一词,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对其含义加以解析,揭示出阮籍寄意老庄,力图逍遥而终在现实中无法达到此种境界的复杂心理,以求增进对阮籍其人其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79.
庄子的“逍遥”特指一种无所穷困的精神境界。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出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方式来超越人生困境,以实现他的无任何负累和障碍的逍遥人生。  相似文献   
80.
周伯通很有童心,他热爱生活,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人也很有智慧;他喜欢玩,也喜欢嬉闹,可他往往不能理智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周伯通是个逃避爱情的人,但他心中也有爱,也有情;他身心调和,逍遥自在,其长寿原因发人深思。周伯通行事滑稽,人却心地善良,在不知不觉中,他把欢乐吉祥带给了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