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021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肖明宪 《湖南教育》2002,(18):41-42
在校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伤两只熊的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经历了震惊、迷惑到思考的过程,更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深层反思: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出了问题,还是青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出了问题?中国是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与动物和谐相处,并颁布禁令保护动物。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由爱护动物受到启发,进而爱护生命、爱护国家、爱护黎民。然而,近年来,一些人物欲横流,吃野味、穿裘皮等,对自然界过度索求,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直接威胁着人们自身的生存环境。这次伤熊事件的发生,教训是深刻的,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然而,在学术界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浮躁倾向,  相似文献   
83.
《科协论坛》2007,(10):11-11
7月5日,新疆科协召开了七届一次常委会议。会议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科协主席张国梁主持,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七届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自治区科协2007年重点工作常委任务分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4.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兴教之源,抓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其师德.师德是内在的,是教师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德为师之本,师者需德高",因此,实施以德治教,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在于师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更是体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85.
论高校图书馆员工与读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高级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纽带,图书馆因读者而存在,读者则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二者互为依赖.  相似文献   
86.
科学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问题早在19世纪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概之诸言认为:科学与道德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但彼此又是互相浸透,交互作用的.道德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1],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根据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道德体系分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以及道德关系中某些特殊方面的要求”’。其在形式上虽然表现为主观的,但其不能孤立存在,而是浸透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着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并且对实践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科学研究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87.
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现状迫使人类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进行着深刻的反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也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从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深刻启迪,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敦煌蒙书中道德规范与思想的考察,探讨了其大众化倾向的生成背景、思想的流变。在敦煌蒙书中,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表现出极强的大众化的特质。日常社会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和道德教育的鲜活场景与道德"一体"存在于现实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当时的人们进行着道德规训和教化。  相似文献   
89.
《论语·子路》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说的"和"与"同",是他哲学思想中一对对立的哲学范畴。"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平衡,而"同"与"和"这一范畴相对,指事物的绝对等同。"和而不同",是指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平衡,但又不等同,不是没有矛盾;认为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0.
刘建荣 《湖南教育》2011,(12):53-54
现代社会,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教育更应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德育,是促进学生感性生命自我成长、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幸福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往往更多地表现为要求学生按一套既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道德规范,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去思、去做,孩子的个性、情感被压抑,主体性丧失,成了道德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