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87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8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三格式“处”字日戳,长期以来多被误解,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说成“早期作为代办所的标志”,《集邮研究》1991年第3期《广义侨批》一文误“福建晋江金井(处)”“即海关办事处”,似乎已不承认它是邮政日戳。本刊2000年第9期《“处”字日戳的探讨》发表后,2003年第  相似文献   
12.
乐明 《上海集邮》2001,(11):10-11
12月5日《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这个民间传说原名《白蛇传》。相传,杭州一位药店职工许仙,在西湖白堤东端的断桥(杭州市保儆塔邮政支局,510007)遇见经千年修炼的白蛇幻化的美妇人白娘子及青蛇幻化的使女小青,三人共伞,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后,许仙把雨伞借给白娘子,次日如约到白家取伞,两人渐生爱慕之情,由小青撮合,成为夫妇。婚后,夫妻俩在镇江开了一爿“保和堂”药店,生意火红。“保和堂”的兴隆造成金山寺(江苏镇江市大西路邮政支局,212002)的香火不旺,  相似文献   
13.
一封退信     
刘敏 《上海集邮》2001,(5):43-43
1999年6月12日,一江西民工从广东顺德往深圳寄一封挂号信,寄件人地址填写为江西赣州。挂号签条用原邮政快件签条加盖红色“挂”字代用(图1)。此信于6月16日到达深圳。因收件人未及时领取,故邮局于信封背面加盖催领戳记(图2,“催”字误刻为  相似文献   
14.
15.
徐冶敏 《收藏》2006,(10):116-118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不仅割让香港及赔偿巨款外,还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1863年,由英国人操纵的上海公共租界行政当局工部局开设具有现代邮政特性的商埠邮局——上海工部书信馆(以下简称“上书馆”)。  相似文献   
16.
17.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3,(1):45-45,44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鄂文江 《中国集邮》2001,(12):20-20
为支持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于2001年新世纪第一天,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所在的新侨饭店设立了北京奥申委临时邮局,启用“奥申委(临)3”(图3)邮戳替代了新侨饭店邮电所邮戳。  相似文献   
19.
克东 《中国集邮》2001,(8):14-15
1967年10月1日,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油画就是《毛主席去安源》。随后,各地报刊均刊载此画,还印制成各式各样的印刷品发行,印量高达9亿多张:1968年8月1日,发行了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由孙传哲、万维生、李大玮设计,票幅40&;#215;60mm,影写版印刷,印量5000万枚。此票发行后,为了不因油墨过重而玷污画像,保持画面完美,邮电部曾发出“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的紧急通知。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下才予以改正,可谓中外邮政史上的奇闻。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1,(8):5-7
11月16日“93全国邮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北京举行。市邮协和部分团体会员组成19人的参观团(11月14-19日)赴京参观学习。刘广实为评委会副主任,唐无忌为评委,上海征集员羌陆明。参展非竞赛邮集、献各一部,竞赛邮集13部,献3部,高承栋《华北人民邮政》获大金奖加特别奖,其余获镀金奖至铜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