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656篇
科学研究   400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653篇
综合类   102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13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台港戏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来源于生活点滴的细腻感受,而我们恰缺缺少这些。大陆的很多观众来到剧场喜欢看一些搞笑的戏剧却没有在剧场严肃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82.
今夏《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签订后,香港作为中美中转站的角色被淡化;8月,新白云机场启用,加剧了原本竞争激烈的珠三角地区的机场业。一向是国际主要航空枢纽的香港机场是否面临边缘化  相似文献   
83.
《出版经济》2004,(12):29-29
《说文月刊》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珍稀文南影印从刊之五。本书为精装16开影印版,全套共9册,ISBN 962-85797-8-9。内容为中国近现代早期著名的学术期刊《说文月刊》(1939年1月第一卷第一期至1947年1月第五卷第六期,共48期),  相似文献   
84.
尽管中国足球仍然会转,很多人仍然认为11月17日的中港之战将中国足球送入了令人绝望深渊,它不仅使现役国脚中绝大多数远离世界赛场,中国足球与足球市场也将在2年甚至更长时间中沉沦。  相似文献   
85.
《新闻爱好者》2005,(11):9-9
香港的确很幸运,有一群敢发问的记、一片朝气勃勃的传媒景象。本地现有约50份日报和800份期刊.约100家国际传媒机构落户香港。新闻、资讯自由流通.是香港成功的一大基石。是这个亚洲国际都会极为重要的资产。美国总统杰弗逊曾说,若要美国在有政府没报纸、或有报纸没政府之间取舍.他会毫不犹疑选择报纸,杰弗逊不用面对这抉择,我们也不。在香港,我们有一个坚决维护资讯自由流通的政府。  相似文献   
86.
刘冰 《编辑学刊》2005,(5):11-13
1997年我应邀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出版研讨会",谈了一些华文图书在北美发展的情况,至今已过去了八个年头,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几乎可以说每年都不同.因为消费者的结构和市场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影响了华文出版品在北美的整个市场.最近我特别对北美各地有代表性的书店作了调查,现在提出来供同业参考.  相似文献   
87.
赵斌 《编辑学刊》2005,(5):32-37
多年来,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一直视经营海外中文图书市场为自己的一个业务.我们付了学费,也因此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88.
2004年12月22日,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股票代码1000)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首日股票价格在18.95港元的高位招股价的基础上,又上涨近20%。融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市值达到47.5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北京青年报社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继北京儿艺改制之后,又有了一项新的重要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89.
网络媒体的今天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明天,从这种意义讲,网络媒体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区”或“试验田”,通过大胆探索,积累经验,为文化产业学会在开放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闯出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90.
《今传媒》2005,(7):24-27
传媒企业化并不新鲜,有人认为,“北青传媒”只是个案。首家在香港上市,意图跨行业经营等一系列作为都让“北青传媒”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猜测,它是怎样做的?它能走多远?中国媒体是否将由它开始涌现“上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