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607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759篇
综合类   23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郎玉志 《考试周刊》2010,(22):151-152
全国农民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正处于第七届的筹备期,文章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举办的经验,分析了其产生的意义与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农运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刘立栋 《新高考》2010,(5):114-116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相似文献   
993.
这几天,电视里总是播放温哥华冬奥会的精彩赛事,其中一项有趣的比赛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两名运动员手持“扫帚”,使劲扫刷着冰面,而且后面还有一个“跟踪仪”,  相似文献   
994.
文章对WMA的规则和技术、攻击部位以及运动观赏性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规则对WMA赛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WMA赛事规则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5.
冯爽 《声屏世界》2010,(9):71-71
当今许多体育赛事转播中经常用到转场特技划像.即画面进行现场/回放场景间切换时播出的动画特效。江西电视台的中超联赛转播中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制作了联赛标志的特技划像。  相似文献   
996.
彭青  汪明 《新闻前哨》2010,(1):48-49
体育报道,尤其是重大赛事报道.各类传媒竞争最直接、最激烈。对于这类报道,国内各传媒非常重视事件新闻,却往往忽略了非事件新闻报道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书室     
《新体育》2012,(1):22-22
推荐 因参加《非诚勿扰》而颇受关注的前皮划艇世界杯冠军许亚萍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当运动员这10多年我最痛恨的就是长跑,后天修炼得我很辛苦……看来,为长跑发愁的运动员也大有人在,更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难道跑步真的这么可怕,菜鸟跑个马拉松真的是异想天开?@各位亲,看看她吧——  相似文献   
998.
隐形轰炸机     
李镇伯 《新体育》2012,(5):70-70
4月15日,与莱万特的比赛梅开二度后,梅西本赛季已在各项赛事中打进63球,只差4球即可追平“德国轰炸机”穆勒在1972—73赛季创下的单季67球的伟绩。  相似文献   
999.
首次利用品牌管理和体验经济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对大型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构成体育赛事品牌资产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赛事的宗旨和理念、赛事氛围、明星忠诚、媒体渠道以及赛事赞助.这5个因子对于不同类型的观众而言重要程度会有所差别:对于现场参与比赛的观众,“赛事氛围”显得最为重要,他们注重更多的是视觉、感官上的享受,不仅仅限于比赛的过程,更多地包含了参与到赛事中的观众、比赛选手、裁判、赛事文化等多层面的相互交融,同时对赛事理念的理解更为深刻;而对非现场参与比赛的观众而言,他们一般会选择“媒体渠道”作为感知赛事体验的主要方式,赛事中明星的表现是观众对赛事是否满意并形成忠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高水平赛事汇聚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是赛事组织方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契机.通过对高校形象内涵的分析,提出高等体育院校在公众中存在刻板印象,可借力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方互动,自塑、他塑与合塑品牌,消弭负面刻板印象,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