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4篇
教育   934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涛 《演艺科技》2020,(1):24-28
介绍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的灯光设计,包括观演模式对灯光的要求、灯光创作理念、灯光系统设计、灯光艺术表现手法等。  相似文献   
42.
《红楼梦》两场府外宴席描写属于"闲笔",除有"接引"过渡"宝黛爱情主线、调节叙事章法疏密张弛的结构作用外,还凸现了众多人物的形质气性,冯紫英"擦边球"式的出场,一派英气扑面而来,为《红楼梦》群钗世界熔冶了几许刚性;所截取的宝玉园外生活断面,还为主体情节的演进增补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  相似文献   
43.
人们对于篮球的思维总是桎梏在一种固有的偏见中,但北京奥运会美国男篮重新夺冠的历程启示,要真正理解篮球,还是要从阵容的选择、技战术的运用及对规则、裁判的理解和尊重等方面转变思路。  相似文献   
44.
秦可卿是《红楼梦》的“败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形象不够丰满的一个重要人物,有人因此认为秦可卿是曹雪芹“一时的败笔”。从秦可卿与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是《红楼梦》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45.
《红楼梦》中的地点,是以虚笔出之的,作者将书中地点做模糊化处理,是由作者的创作思想决定的。因此,所谓地点的矛盾,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除了是由作者创作思想决定的以外,还有写意的成分。至于个别地方的"矛盾",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6.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7.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代“七出”婚姻文化的生动说明。  相似文献   
48.
《红楼梦》文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强化了作为两性区分特征的"男子气概"与"女性气质"的概念。采用性别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究贾宝玉的性别危机——男子气概与女性气质的动荡融合,以审视宝玉所面临的性别抉择危机,揭示小说文本对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的传统等级制度的二元对立进行强化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49.
随着中国梦成为引领中国发展方向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在中国梦视域下对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实现高校的“育才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红楼梦》是一部"闲"书,大观园里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红楼梦》反映了红楼人物对休闲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展现了他们在休闲实践中的创造性、自由性、健康的游戏心态和高度审美鉴赏能力。对红楼人物进行休闲美学的分析,不仅能深化我们对休闲本质的哲学思考,更对当今的国民休闲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