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研究以政府协调治理为理论基础,以“主体-场景-行动”为治理逻辑的分析框架,指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的困境,提出马拉松赛事风险政府协调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对赛事风险治理认识不够、赛事风险场景的精细划分比较笼统、赛事风险应急合作治理行动的基础支撑条件不完善等困境。应从更新治理理念、转变治理主体的角色认识,优化场景划分、夯实场景的精细化和数字化;强化行动效益,夯实赛事风险治理的行动基础3个方面推进治理。  相似文献   
52.
杭州湾城市群热岛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周锁铨  向亮  荆大为  顾婷婷  石建红 《科技通报》2009,25(4):395-401,418
利用1970-2006年的常规气象站温度观测数据和Landsat-5 TM影像,选取杭州湾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站和乡村站,根据亮度温度计算模型反演三个研究区域的亮度温度,研究杭州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37年来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杭州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37年来显著增强.热岛强度以0.13℃/10年的速率加剧.热岛强度在2001年最强.分析三个地区1970-2006年的热岛强度时间演变,杭州地区最强、绍兴地区次之、宁波地区最弱;(2)杭州地区、绍兴地区、宁波地区热岛强度与人口的关系模型,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5、0.8366、0.9287,表明城市热岛强度变化与城市人口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关系;(3)三个地区城市热岛强度的空间特征表明,绍兴地区的热岛强度明显强于其他两个地区,杭州地区次之,宁波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53.
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培育、开发与发展目前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不仅取得巨大的赛事成果,也取得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效应。我国在马拉松赛事的商业运作方面水平较低,因此,本文结合当前体育赛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对我国田径赛事大市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特定的体育赛事市场环境,从赛事运作本身和市场开发程度对我国马拉松赛事进行系统分析,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4.
Exercise‐induced muscle cramp has been considered to result from disturbances of fluid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resulting from excessive sweat loss. Serum biochemical and haematological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82 male marathon runners before and after a 42.2‐km race. Fifteen (18%) of the runners reported an attack of muscle cramp which occurred after 35 ± 6 km (mean±s.d.) had been covered. These subject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terms of racing performance or training status. Serum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s, including sodium and potassium,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ose suffering from cramp and those not so affected ei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race, although a significant (P< 0.001) increase in s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Serum bicarbonate concentrations fell to the same extent (from 28 to 24 mmol 1‐1) in both groups.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plasma volume, calculated from the changes in circulating haemoglobin and haemotocrit,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of subjects,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extent of the haemo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ercise‐induced muscle cramp may not be associated with gross disturbances of fluid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相似文献   
55.
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在杭州5个空气质量国控点采集176组PM10样品,分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并采用TEOM法同步监测PM10质量浓度,其中在卧龙桥国控点同时测PM2.5质量浓度。全市PM10年日均浓度为119.2mg&#8226;m-3。PM2.5年日均浓度为68mg&#8226;m-3。PM2.5与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M2.5/ PM10日浓度比值范围在0.31-0.95间变化,平均比值为0.62。OC和EC浓度分别为20.4 mg&#8226;m-3和4.0 mg&#8226;m-3,其相关性不好表明碳的来源复杂。二次有机碳(SOC)分别占各季OC的 37.1%,45.8%,58.0%,44.7%,表明杭州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56.
马拉松赛事的消费趋势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对马拉松赛事各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2018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得出参赛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消费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赛事产出效应、所得效应、税收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影响指标。梳理目前南京马拉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优化赛事品质,提高赛事经济效益,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7.
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路跑运动以其对场地要求不高和技术动作简单等特点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在路跑热的浪潮中,很多城市嗅觉到马拉松赛事的商机和对城市影响力提升的作用,各种“马”纷至沓来。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离不开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志愿者的来源和招募、志愿者培训和岗位优化,志愿者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高级别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创新马拉松志愿服务体系,为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8.
为避免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的各种损伤,有必要对潜在膝关节损伤进行预测。目前的预测方法都是基于专家观点和历史文献,预测确精度较低。为了解更多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因素,提高预测精确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马拉松运动员的膝关节潜在损伤预测方法。首先分析了马拉松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特点和损伤因素。然后通过相似度测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9.
厉鹗研究在作品整理出版、诗史地位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的力度、深度和角度三方面均有所欠缺;厉鹗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均可从对于诗歌史研究、对于杭州旅游开发等方面去分析。  相似文献   
60.
Disaster marathon was proposed by media communication scholars to differentiate the genre of disaste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from media events. However,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limited by its omission of findings from disaster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and its lack of examinations of marathons of domestic natural disasters. Using the August 2014 Yunnan (China) Television Station broadcast The Special Report on the August 3 Earthquake in Ludian, Yunnan, we conduct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disaster marathon concept for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e content analysis, three themes emerge: authorities’ command and control, the involvement of armed forces, and convergence of social support. Our case study findings contradict the disaster marathon conceptualization and conclude that the local television coverage following a natural disaster can also be performed as a series of conventional media events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stablished disaster coverag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