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2403篇
科学研究   32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时期农村精神明建设出现下滑的趋势,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淡化,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社会治安形势恶化,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部分领导认识不到位,抓得不力外,也与近年精神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及不良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提高认识,二要讲求实效,三要加大投  相似文献   
32.
图书馆事业是西部开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支持西部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西部图书馆建设,为西部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好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3.
本文阐述了旅游开发扶贫对云南贫困地区的作用和意义 ,并通过对云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提出了旅游开发扶贫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4.
北京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对北京市十个农村地区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后,经过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北京市农村地区目前主要存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模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小学校本研修模式、与城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四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北京市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教师队伍建设困难,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专业引领和工学矛盾突出等。  相似文献   
35.
甘青藏区,是藏族和中原、北方草原地区交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中央王朝对该区治理十分重视。明朝,为防止蒙藏联合,在甘青藏区建立了军事卫所并实行土流参治的行政设置。这一政策,不仅加强了中央对甘青藏区的控制,亦促进了甘青藏区的发展及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36.
以人为本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有现实意义。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应做到:以人为本,在配备职工时重点考虑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以人为本,增强职工事业心,建设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科研型职工队伍;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培养感情,建设和谐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37.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以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社会认同程度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突出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延伸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待遇,改革课程体系等。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以山东周村古商城收集到的店铺简介为例,分析了店铺简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景点简介翻译时如何进行信息的增与舍:景点简介较景点名称相比,可以提供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在其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的增与舍。增与舍的标准取决于该信息在原文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与日俱增。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积极鼓励和引导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为毕业生就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0.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关于培养适合国情的高等工学类人才的观点,力主以“通才教育”理论改革工程学科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他的教育主张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