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62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陶渊明“好名”的原因包括:内在精神的需要、历史文化的熏染、家族功勋的陶冶、社会风气的影响、先贤道义的作用以及道家思想的缺陷等几个方面。这些原因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好名”的客观必然性,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人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储光羲的诗作从《全唐诗》存诗来看,现存四卷,共二百二十七首,其中田园山水诗作有一百四十三首,占到全部诗作的65%左右。这65%的田园山水诗作,代表了储光羲的主要成就,对后世山水田园诗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陶渊明的现代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敢于抉择,坚持到底。第二,拒绝灵肉分离,追求健全人格。第三,不放弃社会责任,为社会也为自己。第四,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是建立在自食其力、劳动创造的基础之上的。第五,弃绝贪欲,追求审美的心境和审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5.
在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针对某些经营者短斤缺两及失信行为,作者探究了陶朱公的造秤过程,揭示了“十六两”蕴涵的谆谆告诫,并从民间流传的“秤俗”中,引出了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意义。文中用熵理论分析了“十六两”的心理机制,融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学于一体,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遵守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现实意义,提出应努力构建理性的财富文化观与财富责任观,培养更加高尚的社会人格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6.
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指挥艺术联系起来,运用东方传统美学理念去思考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将指挥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及指挥技法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去提炼,以期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指挥表演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7.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8.
庄子“天籁”本是其“道”的呈现,而“道”是庄子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观融合一体的归结,在庄书或庄子思想中乃是“自然”“无为”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之义,因而“天籁”也就取得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的主客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109.
现代社会中,闲暇普遍地被误解为单纯的娱乐和消费活动,从而出现了闲暇观念深刻的异化,观念的错位带来个人生活的不幸和人类文明的瓦解。闲暇观的异化根源于近代以来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东亚传统的世界观能够为现代人创造性的闲暇生活提供人生视角。人是内在于“真我”的存在,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领悟和喜欢这个“真我”,创造性的闲暇生活也就意味着以“修行”和“乐道”来充实个人的闲暇时光。人类应该实现从劳动的世界到修行的世界、从消费的世界到乐道的世界的转换。在近代文明成就和在东亚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当人类学会享受创造性的闲暇生活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协调各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0.
文学翻译是动态的,它必须与时代、人类的精神和语言的发展同步.人类的理解水平、精神需求的水准、语言发展的进程等是文学翻译过程中重要的动态内涵.<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被世人瞩目,随时代发展,我们有必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阐释其思想,这就是典籍重译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