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644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1篇
综合类   184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民族院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即从专业和技能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讨论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其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陇西李氏之兴,与古羌族的发展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从事李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般认为,李氏远祖出自轩辕黄帝,子孙繁衍,瓜瓞绵绵,至东汉终于形成了陇西李氏的庞大家族。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对陇西李氏文化的研究,为羌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33.
与时俱进的民族区域自治孕育了国家的统一、繁荣与稳定。我国实践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一体多元性。所谓“一体”就是指统一于一个国家,统一于党的领导即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所谓“多元”就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具有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认同性。一体多元性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概括,也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34.
师法韩愈雄奇之文风,是桐城派标举的一条文统.曾国藩真正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其文学理论,“阳刚”之论独具特色.首重“气盛”,从着字、造句、分段、谋篇诸多方面进行探究.曾国藩的作品,是阳刚之文成功的典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雄浑浩然之气,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那个剧变的社会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35.
纵观汉语语法发展史,将《马氏文通》确立的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相比照,结果发现马建忠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意义和句法功能为标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马氏文通》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马氏文通》在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影响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6.
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我们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得到跳跃式的发展,在质量上得到全面提高。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的根本大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7.
随着收养的逐渐增多,国际社会开始给予其越来越多的重视.收养既可使丧失父母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孤儿享有与其他儿童一样的权利,也可以满足一些不愿自己生育或无法生育的夫妻的要求,是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个关系各国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而努力解决具有难民身份的儿童的收养问题其意义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8.
蒙古族源于东胡的传统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够全面,还应加上突厥,即蒙古族源于东胡和突厥,蒙古部落从公元10世纪~13世纪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39.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0.
鸦片战争前后,与严重的社会危机相对应,人的道德、心理与行为方式也面临着近代转型的根本任务.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个性解放思想等优秀成分的基础之上,揭露、分析了当时国人人心风俗全面堕落的种种表现及其政治、学术、社会成因,并提出了他们对理想国民性的崭新设计,这是一个集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风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不具备国民性改造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