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644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1篇
综合类   184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了千百年的康巴藏族民间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康区社会、历史、风俗、文化等方方面面。虽然不同区域的传承方式会打上本土文化特征的烙印,但仍是有共性可循的。本文仅以鱼通地区的民间故事口头传承为例,对康巴藏族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进行初步的探析,以期引起康巴文化研究者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2.
畲族民间文学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歌颂了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畲族女性,充分反映了畲族女性在本民族文化历史上的作用,体现了丰富的女性文化特征。试从女性视角对畲族民间文学进行研究阐述,全面地概括畲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特征,对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特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佤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均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为佤族历史文化的解读提供了诸多可能。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流传于整个阿佤山地带,乃至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内容不仅涵盖了宇宙、人类及万物的起源,还包括了佤族及其先祖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当我们将这部神话传说与失落千年的古滇国文化、夜郎文化、哀牢文化和石佛洞文化进行链接的时候,佤族那段走失的文明便会以另一种方式再现。  相似文献   
84.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选集,萧统《文选》及其序言涵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观念的三种主要思考方向,即:追本溯源、分类细化、专门化,因而在这一时期的文体发展进程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5.
中堡苗族的铜鼓习俗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活态的形式,在中堡苗族社群中铜鼓必须与木鼓搭配使用,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仪式单元。铜鼓与木鼓作为沟通祖先和神灵的神器被主要运用于周期性的农业岁时节日和作为人生礼仪的"葬礼"中。铜鼓在岁时节日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增殖、丰产的愿望,在葬礼中使用铜鼓则主要是为了隔断死者灵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实现人们阴安阳乐、回归正常生活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在特教学校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探讨了赫哲鱼皮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特教学校设为校本课程,进行了赫哲鱼皮画技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研究了传承赫哲鱼皮文化的"1+2+3"模式,论述了在文化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技术、艺术品质方面的传承内涵,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特教职教启示,展望了赫哲鱼皮文化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87.
隋末大儒王通的"河汾设教"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以续六经的形式,对汉魏以来传统的文化思想进行总结,标举王道,经世治民,强调学以致用的文学实用论,开创了一种新的儒家道统——河汾道统。文章通过对王通及其学说、门人弟子的考论,借以阐释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政治之关系。  相似文献   
88.
汉语俚语作为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之一,其形式和内容无不体现出语言的民族性特征。然而,这些民族性特征却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抹杀,出现欠额翻译现象。本研究基于《骆驼祥子》中抽取的535例汉语俚语及其对应的四种译文,拟从体现语言民族性的语音、修辞两方面,具体从儿化音、复迭手法入手进行频次统计与分析,探讨汉语俚语英译过程中在音、形上出现的欠额翻译现象。经分析后指出欠额翻译的成因不仅在于语言自身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也在于非语言因素如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对羌族传统体育之推杆项目的起源、演变、规范与发展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了推杆体育活动的多重社会功用,提出了推杆项目保护和推广的手段,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
史占格 《科教文汇》2014,(25):170-172
通过文献资料、田“调查等方法,对贵州穿青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穿青族有着悠久的体育文化历史和极深的体育文化内涵,其主要特色贯穿于其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婚俗礼仪、娱乐嬉戏中。穿青族作为一个有着自身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其丰富多彩的生活体育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