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以"健康重庆"为视角,调研了部分重庆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瑜伽课.分析了健身瑜伽的锻炼效果、对当下大学生各种压力和心理身心的要求,从而得出将瑜伽纳入重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推广设计方案和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
杨梅 《科教文汇》2011,(36):151-151,153
瑜伽运动颇受人们喜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瑜伽运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然后系统论述瑜伽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需求,最后规划出分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瑜伽在我国体育文化区内的火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瑜伽这个古老的文化形式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引起一股强烈的热潮,其根本原因是中华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彼此认同。在今后的阶段里瑜伽文化在中国如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将会为国人提供一项新的健身形式,并进一步推动瑜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64.
瑜伽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韧素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运用瑜伽功体位法代替一般的柔韧素质训练,对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有明显的作用。文章对通过瑜珈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65.
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瑜伽是一种早已被公认的最安全、最富有成效的运动方式之一。在高校开设瑜伽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通过对瑜伽的调查分析、功能论证,对瑜伽进入高校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66.
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瑜伽对人体身心健康具有的各种功效,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瑜伽处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外活动时间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瑜伽处方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易于推广性。  相似文献   
67.
对痛经的瑜伽运动处方疗效评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定瑜伽运动对痛经的疗效,将69名患痛经的女大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进行18个月的健美操、健身走、瑜伽训练。将训练后结果进行对照评定,瑜伽运动对痛经的疗效有效率78.26%,高于其它两项运动,疗效具有显著性意义,可以作为运动处方治疗痛经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8.
对北京健身俱乐部中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查分析,对北京健身俱乐部开设瑜伽课程和指导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较全面地描述,指出教练、学员和管理者对该项目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层面上的缺失,并提出改进意见,对瑜伽健身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文章对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瑜伽教学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改变目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健身俱乐部内部现有的网络,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平台。借助文本、动画、声音、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于一体,研制出具有交互性、智能型的瑜伽教学网络信息平台,本文力图全面分析当前健身俱乐部瑜伽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教学网络信息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瑜伽教学。  相似文献   
70.
Children and youth coming from disadvantage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re at risk of developing behavioural problem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icacy of a Yoga programme implemented in a low-socioeconomic status school,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After-school workshops were delivered twice a week during 12 weeks to 125 students in 5th, 8th, and 9th grades, enrolled in a school in Bogotá, Colombia.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intervention and to a control group. Children's anxiety, depression, aggression, and some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ies (specifically empathy, anger management, and prosociality) wer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y means of self- and peer-reported questionnaires. Qualitative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 to assess children's perceived benefits from the workshops. Results suggested a potential of the programme to reduce children's anxiety problems, in particular.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commended improvements to the programme and its futur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