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0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72.
贬谪永州时期的柳宗元与《庄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柳宗元贬谪在永州的思想、情感、创作等方面如何对<庄子>进行接收,并与李白比较,了解到二人学<庄>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73.
考察谢灵运诗中的息迹归隐意识,以求了解谢灵运的创作心态及作品主题,认为:谢灵运的息迹意识受玄学及〈庄子〉思想影响,旨在追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任性自适.息迹体现了他的适己贵我、随物任化思想;反映到山水诗,山水成为其释放纵诞天性、保持宿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74.
《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道教学者陈景元概括出“中正为宗”为庄子思想的特征,反映了宋代儒学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继2001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2004年开始,我国又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试点普通高中新课程,并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与义务阶段相比,高中新课程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加强时代性、关注基础性的同时,凸显课程的选择性,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6.
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自我、超越世俗、超越物欲的特点,剔除庄子人格理论中的糟粕,我们会发现他具有的超越精神、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仍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7.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口义》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在解读《庄子》时,受到三教合一思潮及理学的影响,不仅以道解庄、以佛解庄、以儒解庄,还以理学为归依,表现了三教合一,归终理学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8.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79.
在庄子的研究中,人们多关注庄子出世思想而忽视其忧世情怀和救世精神。其实庄子具有深沉浓郁的救世情怀,主要表现为对浑浊社会的批判,关于生存出路的探索和对心灵自由的追寻,通过"内向的心治"来拯救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80.
当前有些山水画家的创作出现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分离的倾向,画作以照像写实的手法描摹山、水、树、屋等,显示出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即哲学思想研究甚少。中国山水画经过漫长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道学。通过揭示早期山水画的艺术本质特征,使山水画家从“艺与道合”、“澄怀观道”、“含道映物”的独特审美理念中得到启悟,从而领会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心象与自然的高度合一,以此使当代山水画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