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5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3537篇
科学研究   129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26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和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密切相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背景、历程进行阐述,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组织自身层面分析了当前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改变体育的治理方式、加大国家级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力度、重视基层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增强群众体育活动的自组织意识,以及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旨在为学界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协同教育"是协同学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而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双‘三维一体’"协同教育是在整合"三维一体"协同教育优点,总结"三维一体"协同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而形成的新的理论。"双‘三维一体’"协同教育强调纵向"三维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教育力量的互相结合、协调统一,同时强调横向"三维一体"——哲学、科学、实践的结合、协调、同步,同时还强调纵向与横向"三维一体"的彼此融合、协调、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3.
基于交换理论,以交换理性、交换结构、交换的不确定性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治理案例,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的公共性偏移、合作性缺失、多元化不足等问题进行解释。研究认为,在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当经济理性超过社会理性,各主体将形成损公利私的扭曲行为;资源状况的差异导致主体结构失衡,进而导致主体间形成控制与依附的关系,阻碍了以平等、协作为特征的主体间合作形成;不确定性影响了“体制外”组织的参与,导致“多元化”的不足。最后,以培育社会理性、平衡主体结构、降低不确定性三个角度出发,以规范各主体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34.
国家治理的本质是通过权力配置各种资源实现国家善治的政治实践活动。权力道德不仅是狭义上的官德,而且在广义上更是探索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寻求权力的道德合理性、实现权力的善与文明的政治伦理范畴。国家治理与权力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国家治理是权力道德的社会实践场域;同时,权力道德是国家治理的价值表征与基础支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性依据。国家治理与权力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昭示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应坚持善治理念,推进廉政治理,注重权力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实现国家治理的善治构想。  相似文献   
35.
贺青 《铜仁学院学报》2007,1(3):100-102,118
"合作式学习、督促式参与和小组化评分"正是在坚持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对教学活动量化的探索和模式创新,主要由"合作式学习"、"督促式参与"和"小组化评分"三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结合而成,而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将由"小组总成绩"、"个人表现成绩",以及通过学期考试所得到的"卷面成绩"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6.
[目的/意义]通过探讨多角色馆员协同工作模式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图书荐购系统的构建与完善,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建设图书荐购系统、提升读者荐书的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建设实践为例,从传统与新型荐书系统对比、协同工作模式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出发,全面解读协同工作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新型图书荐购系统建设实践,并对该图书荐购系统建设的实践进行思考。[结果/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多角色馆员协作模式,构建智能化、特色化的图书荐购系统,提高用户荐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科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开发一个功能丰富、荐书反馈及时的图书荐购系统有助于改善高校图书馆读者荐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7.
Public policies such as feed-in tariffs have been widely introduced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ies, and sustain a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ector. Proponents argue that these governance instruments safeguard public goods such as the climate – yet they are accused of creating political markets, and political prices, here understood as market distor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litics’ of pricing by following the adoption of the first feed-in tariff in France. Pricing as a way of achieving non-economic ends, such as climate mitigation, brings the values of several public goods into play, all the while prompting a translation of these values into a single price. Following the struggles over the pricing of wind power in the early 2000s,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rather than a pollution of the market sphere by that of politics, a politics of pricing can be observed in four distinct struggles: namely the framing of the public interest; valuation as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future; the possible agencies of governance; and role of valuation methods and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38.
数据治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驱动发现成为一种新的科学进步路线,产生了新的知识服务对象:愈加重视数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公民科学家等。数据获取需要依靠国家的行政命令、资助机构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管理办法等。数据共享存在于不同学科,而且已具备了基础设施,诸如:数据中心、数据云、数据知识库与数据期刊、信息技术中心、数字资源中心等。数据重用需要公共部门、企业、公众、利益相关方在“尽可能地开放,尽责任地封闭”前提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这里,数据馆员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治理生态体系需要图书馆执行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数据重用的政策。通过不断寻找和搜集最佳实践案例,图书馆可以支持数据治理。参考文献79。  相似文献   
39.
本文尝试将规则认同偏好、个体信念学习调整纳入多人自愿合作的分析框架,并构建了基于转型期社区共享资源合作治理的博弈理论模型,考察规则认同偏好异质性、个体学习在社区共享资源合作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规则认同偏好的异质性影响个体的策略选择调整,进而影响社区共享资源的合作治理,尤其是当政府在部分或完全退出社区共享资源治理情况下,对避免或弥补转型期社区共享资源“治理真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自发治理的规则认同程度与合作治理的形成概率成正比,且规则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共享资源合作治理的成本问题。但随着治理成本的不断上升,规则认同与合作治理两者之间的条件比率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igration of female basketball players from Taiwan to China. Governance theory is adopted as the framework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players’ migration and to understand how it was shaped over the years. The empirical work draws 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hich is based on a review of documentary material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coding and analysis were undertaken with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players’ migration. The feature of systematic govern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basketball has been revealed in this study. Stakeholders with personal interests caused the downturn of women’s basketball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it eventually led to the players’ migration abroad. Through the lens of governance theory, 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a number of factors – namely, political, financial, personal,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 all intertwine with one another dynamically to influence the female players’ decision to move abroad. This finding broadens the scope for the research of Taiwanese athletes’ migration to China, extending the focus from only business or industry to other aspects, thereby highlighting the fact that the subject is more complex than previously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