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教育   2714篇
科学研究   7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0篇
综合类   26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化学课堂教学"绿色生态环境"的创建,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实践.其核心是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的重点,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注重师生之间的协调合作与互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2.
基于企业生态责任的绿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绿色营销,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生态责任体系的建设是实施绿色营销的内在动力和体系保障.企业承担生态责任,实施绿色营销,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3.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基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期间,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4.
《所罗门之歌》以在白人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黑人男青年为主角,揭示了白人文化对自然和女性受压迫的认可,与对黑人心灵的侵蚀与戕害。小说通过反映女性和自然的共同命运和有机联系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所罗门之歌》还将主人公的成长与他对自然的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相结合,不但给成长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是生态小说和成长小说的完美统一体。  相似文献   
75.
绿色公共管理是绿色文明时代公共管理发展的新领域,其兴起有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背景。作为一种公共管理新途径,绿色公共管理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当前应明确绿色公共管理研究的若干核心主题,以更好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76.
五类学术期刊相对生态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类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学术期刊单元的"态"与"势"角度,测定五类学术期刊的相对生态位,表征五类学术期刊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三线建设在六盘水全面铺开。由于当时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随着六盘水矿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境内环境开始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出现“三废”污染严重,地下水下沉、枯竭,森林资源缩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诸多现象。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指出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9.
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当世界各国都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时,我国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方面,而社会系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0.
该文以吉林省哈泥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现状出发,从法律层面提出了实现哈泥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理论对策,即:创设新型的湿地管理机制,发挥行政机制、公众参与、磋商机制的互动作用,完善湿地生态补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构想,以资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