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中北部地区几种类型土壤对钾素的固定作用以及干湿交替、陪伴离子和反应时间对土壤固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钾的固定速度很快,绝大部分的钾固定是在48小时内发生的,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固钾率分别为37.18%、32.15%、31.26%和13.41%;干湿交替明显增加土壤对钾的固定量;陪伴离子NH的存在对土壤固钾有明显影响,存在“先入为主”和竞争固定现象。  相似文献   
32.
水量平衡始终是我国北方沙区植被建设所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决定着植被-土壤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蒸发渗漏仪(以下简称"蒸渗仪")是研究水量平衡的最可靠手段,但其目前存在研究站点单一、系统不匹配、精度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沙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于2019年建成了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沙坡头蒸渗仪群。该平台以36台大型称重式蒸渗仪为主体,集成了降水和地下水模拟、根系动态测量和土壤溶液提取等系统,配置了不同生物气候带沙区的土壤和典型固沙灌木,开发了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该平台可模拟降水和地下水,连续精确监测土壤水动态、蒸散发、植物生长等过程,实现不同生物气候带沙区水量平衡的自动监测-模拟-量化-集成研究,是科学认知、客观解析沙区植被-土壤系统生态水文互馈机制,探索植物固沙模式及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理论的重要研究平台。该平台显著提升了我国野外站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颈前入路C2-3椎体螺钉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方法、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例Hangman骨折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仰卧位采取右侧颌下斜切口,在颈动脉鞘和内脏鞘之间进入椎前间隙,切除C2-3椎间盘,取自体髂骨移植,枢法模带锁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费城颈托外固定6~8周.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9例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颈部活动度正常,无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经颈前入路C2-3椎体螺钉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防止假关节形成和鹅颈畸形,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一种安全、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张永山 《图书馆论坛》2011,31(1):31-33,27
讨论权数具有同度量因素结构对各要素起权衡轻重的作用原理,论述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图书馆馆员的科学聘任制。  相似文献   
35.
归责原则是民事责任的核心理论,民事责任的类型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就这两种责任的归责原则,在我国民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各种学派各持己见。文章以自然法思想为理论基础,探究我国《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关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选择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侵权责任而言,其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例外;对于违约责任而言,其归责原则是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例外。  相似文献   
36.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7.
耐酚优势菌细胞固定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耐酚能力达1760mg/L的优势菌种1'M2作W2进行了细菌固定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包埋剂中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均以海藻酸钠较好。菌种W1的适宜包埋条件为3%浓度的海藻酸钠,包埋比为2:25;菌种M2和W2的适宜包埋条件为5%浓度的海藻酸钠,包埋比为4:25。在处理炼油废水时,采用添加营养盐的方法,固定后的细菌12h内降酚率可达到96.8%的生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8.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有效氮的重要来源,目前存在多种测定和计算方法.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豆科植物团垫黄芪(Astragalus arnoldii)为对象,对比自然丰度法和同位素稀释法的差异,探讨4种计算方法、4种参考植物和2个取样时间对团垫黄芪生物固氮百分率(%Ndfa)评估的影响.结果 表明:参考植物的δ15N在自然生长状...  相似文献   
39.
回顾102例上颈椎不稳的治疗,进一步分析各种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的要点和适应用。方法:102例患者中,寰椎骨折2例行颈枕固定融合。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固定11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例。Hangman骨折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前路铜板固定11例,寰枢椎钢丝固定1例。寰枢椎脱位不稳行寰枢椎钢丝固定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2例,颈枕固定融合18例。C2~3脱位行C2~3,椎弓根螺钉2倒.前路铜板固定3例。C2椎体肿瘤例前后联合固定先天性颈椎后突1例行前路钛网加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颈围领保护3月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上颈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优良率达94.9%。结论:在上颈椎手术时,内固定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来决定,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40.
中国70余年来持续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入新阶段,仍面临沙化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满足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等国家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是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战略核心是全域治理、创新驱动、技术集成,分类施策的制度安排是全面实施“一荒四制”(养、防、治、用),全力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优先布局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加快政策更新,打造科技新引擎,助力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擘画“三生”融合、人沙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界、惠益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