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1041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162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summer school, ‘Living in the Landscape’ (LiLa) in 2018. LiLa's practices focused on creating dialogue among art education, anthropology and nature science and developing culturally sustainable methods for investigating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Komi Republic of Russia. The article's research interest is how dialogue and cultural heritage appear in the artistic processes, artworks and final exhibition of the summer school. These are examined through art‐based action research in order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and culturally sustainable art education. The four‐field model utilised in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multidimensional role of dialogue in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artistic endeavours.  相似文献   
42.
浚县泥咕咕历史悠久,无论在造型、寓意、色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日益紧迫。地方高校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仅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谈谈高校应如何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4.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传统表演艺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联合国90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中国"非遗"国家名录中,传统表演艺术类均占了一半以上,这说明其重要性和濒危性。面对"非遗"保护的严重形势,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非遗"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不断克服这些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非遗"保护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5.
古代汉语课程始终承担着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它还应当发挥文化传承这一重要使命。论文作为"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与文化传承研究"课题的纵论,从课程教学和文化传承两方面进行结合论述,旨在从精神层面形成对民族、文化乃至社会的人文关照。  相似文献   
46.
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文保意识淡漠、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建矛盾突出,以及文保技术力量与人员不足等问题,有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涵盖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宣传与教育、修复与保护、利用与传承等诸多方面,它们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7.
"博多祇园山笠行事"是日本福冈夏季祭典的代表,更被国家指定为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这个民俗事项在769年的历史传承中,有赖于日本政府、地方组织、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和保护。"博多祇园山笠行事"同时也在当代日本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谈河洛大鼓的艺术风格与其文化生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洛大鼓是洛阳唯一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音乐。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六代艺人将河洛大鼓从草创发展到成熟,并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形成并保存了河洛大鼓特有的地方艺术风格,编创积累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受现代化、全球化冲击的今天,河洛大鼓借助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复苏,同时新兴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拓宽了河洛大鼓艺人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49.
哈萨克族对于马的牧养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马为中心的一系列民间文化传统,这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哈萨克文化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传统村落根植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其价值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村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聚落遗产群,是记载古代社会变迁、文化融合的恢弘史诗,是当今世界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国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保护中国传统村落需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以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