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011篇
科学研究   38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4篇
综合类   167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从体育心理实验效度的特征和内部结构出发,分析了影响体育心理实验效度的诸因素,同时提出了提高体育心理实验效度的方法,为体育心理实验进一步标准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教育思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了解和热爱数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坚定学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内部治理中教师权利的实现总体水平偏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权利意识、权利能力、责任感以及高校关于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水平不高。要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中教师权利的实现,须以高校教师权责意识整合与培养为逻辑起点,以提高教师的权利能力为基本条件,以"学术本位"、"民主协商"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方向和根本,以治理主体权利配置与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三次工程教育改革举世瞩目。2017年8月,该校启动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其宗旨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型工科人才,改革的内容涵盖工程教育的出发点、重心、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体现出多重逻辑:从现实到未来的取向,从学科和心理的分离到整合,从学科隔离到跨学科合作,从工程实践的回归到工程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等。虽然此次改革仍存在质量保障及认证等方面的问题,但大胆创新的麻省理工精神却再次引发各国关注。该校能否以此改革契机,开启第四次工程教育改革新时代,引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化的中国建设后工业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打下良好的价值基础,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从服务型政府内在制度的建设入手,建立明确的指标体系,通过招聘、培训、固化等一系列方法,重塑行政机关领导及公务员的道德价值体系,建设道德政府,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讨论热力学系统在准静态过程ΔE、A、Q诸量与P-V图中过程曲线之间的关系,可直接从P—V图上判断内能的增减、做功正负及热量交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宪法司法化在今天的法学界不再是一个陌生和时尚的话题.不少的专家和学者对宪法司法化的是与非,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宪政的内在价值和最终目的必然要求宪法司法化.控制国家权利要求宪法司法化,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要求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是中国走向宪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海子的诗歌中,“大地”、“麦地”、“麦子”、“村庄”、“太阳”、“远方”、“河流”等一系列意象豁人耳目,形成一个自足的意象系统。这个意象系统有着相对稳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系列,即:家园系列、远方系列、太阳系列。这三个系列构成了诗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象征,成为生命的蕴涵及其承载。  相似文献   
19.
中日“樱花”意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樱花纳入文学与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文学作品中的“樱花”意象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樱花”意象是樱桃文学大力发展下的产物;而日本的“樱花”意象则有其自身发展的源头,虽然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很快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中日两国诗人对樱桃、樱树和樱花、樱桃花的认识与分类都是模糊的。而两国诗人对此意象的不同处理,又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审美。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occer players are required to have well-developed physical, technical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The present systematic review, adhering to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guideline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training strategies on motor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kills development in soccer performance and identified the potential moderators of the “cognitive training–soccer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Thirteen databases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using keyword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or cognitive training in soccer players. The review is based on 18 studies, employing 584 soccer players aged 7–39 years. Cognitive strategies, particularly imagery, appear to improve sports performance in soccer players. Regarding imagery,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gnitive imagery training (i.e., cognitive general and cognitive specific)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soccer performance during training, whereas motivational imagery (i.e., motivational general-arousal, motivational general-mastery and motivational specific) enhance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Younger soccer players employ cognitive general and cognitive specific imagery techniques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older soccer players. Combined cognitive training strategies were more beneficial than a single cognitive strategy relative to motor skills enhancement in elite (particularly midfielders) and amateur (i.e., when practising complex and specific soccer skills in precompetitive period) soccer players. In conclusion, it appear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ir efficacy,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are directed towards training or competition, and the age, standard and playing position of the p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