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缴费门槛过高,保障政策缺少灵活性,各地政策不能衔接,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缺陷。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体系,构建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2.
法律手段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最为有力、有效的手段。目前,全国各地也都在采取各种不同手段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尚未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河南是农业大省,更是农民工大省,能不能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为农民工维权的新思路?笔者通过对信阳市双向维权机制调研,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维权思路,以人为本,创新理念,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制度革新和执法力度等手段,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以兹立法司法借鉴。  相似文献   
23.
中国农民工问题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现象,广大农民工在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恶劣的机会上的、制度上的不公平的待遇,面临着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丧失的危险。当前,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其价值主体地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4.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利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和最基本的制度性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不断向复杂化,多元化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地位和利益,劳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双方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特别是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25.
由于社会的歧视和法制保障的缺失,农民工权益受损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提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监管,畅通维权渠道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6.
调整和解决劳动者的利益矛盾是我国现时期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悬殊加剧、失业增多、私营企业中雇主与雇工阶层出现、腐败现象严重等社会问题。成为影响劳动者利益实现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劳动者的利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保证劳动者的利益需求,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7.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充满着“活力”,转移速度增快,转移规模增大。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1978年为界,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至2004年两个阶段,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下予以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28.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经济根源与调节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承受着升值压力。但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根源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没有根据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形成根源于我国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低及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因此,正确的选择不是改变人民币汇率本身,而是调节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相似文献   
29.
SA8000标准认证在给中国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经济上的正反馈效应,树立企业负责任的正面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信任度等优势的同时,也会对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扬长避短,实行不全面推行SA8000认证,完善相关劳动法律的执行等对策来加以应对,以期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劳工问题。  相似文献   
30.
劳动者民主参与制是有效保障劳动者个人权利的基础,也是合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者民主参与制的生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价值底蕴。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立法上通过赋予劳动者民主参与权,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确保该制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