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2104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10篇
综合类   39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蒙古族源于东胡的传统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够全面,还应加上突厥,即蒙古族源于东胡和突厥,蒙古部落从公元10世纪~13世纪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62.
对普通高校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价值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龙狮运动发源地,舞龙舞狮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舞龙舞狮运动以其深刻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的娱乐性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龙狮运动的起源、变革和目前高校中开课现状的了解,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舞龙舞狮课程的价值进行剖析,探讨其在高校中开展的意义,以期为今后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4.
鸦片战争前后,与严重的社会危机相对应,人的道德、心理与行为方式也面临着近代转型的根本任务.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个性解放思想等优秀成分的基础之上,揭露、分析了当时国人人心风俗全面堕落的种种表现及其政治、学术、社会成因,并提出了他们对理想国民性的崭新设计,这是一个集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之大成的人心风俗改造模式,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不具备国民性改造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65.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流程的构成与实施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开发 ,是一个全新的、潜力巨大的行业领域。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的研究和实践 ,以云南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开发为例 ,从工业化生产流程的角度 ,提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开发的步骤、路径、方式和基本原则 ,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呈现效益综合化、产业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66.
在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 ,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原则 ,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卡多语言作为哈尼语言中的一个分支,很少有人涉笔对它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对卡多人有代表性的三个聚居点的语言使用实况作了实地调查,对卡多人当今语言使用状况、变化及发展如实进行了分析,对其语言使用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考古法等方法,对古代醉舞与醉拳进行重新考证,从中找出各自的文化特点,并找出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因素,从而得出建设性的结论,有利于人们对之进行正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69.
“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是指近代中国人对本民族的不足——特别是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之缺失的批判性的自我体认。大体说来,近代民族反省经历了对器物、制度与文化根本之不足进行反省的三个阶段。从国民性批判及民族精神反思的意义上说,近代民族反省则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启蒙的发轫、甲午战争之后国民性反思浪潮的涌起与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达到高潮这样三个阶段。自省、旁观、比较成为近代民族反省尤其是国民性批判的三重视野。针砭劣根性、解剖病源、构建民族精神即新国民性,是近代民族反省思潮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0.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土司制度实现了对佤族聚居区的间接统治,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中央王朝鉴于势力较大的土司难以控制,于是采取"众建土司以削其力"的方式,分而治之;另外,中央王朝利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削弱了土司的势力。土司制度的实施曾对佤族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等。但该制度的封建本质注定了它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