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3001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8篇
综合类   24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以维护学习者动机的理论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以易用、代价低、互动好、可选择作为信息资源应用于英语写作活动的原则,指出应用于英语写作的信息资源是一种综合性资源。随后提出了五项激励此类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的重要意义及落实其要求的五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3.
云南电大高教老科协工作站在组织学生英语分级考试后,对试题册、参加测试的学生的水平以及如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作了认真、科学的分析探讨,从而明确任务,突出了英语词汇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与蔓延,败坏了教风和考风,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本文分析探究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5.
师范生模拟教学存在紧张、自卑、自负、畏难、依赖等心理健康问题.教学中,采取科学的矫正策略,扫清这些心理障碍,培养他们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创新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师范生优良教学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优势大省,加强对黑龙江省越野滑雪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已成为保证越野滑雪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借助2022年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良好契机,改善黑龙江省越野滑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对黑龙江省2011年~2014年经注册的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深入地研究黑龙江省越野滑雪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项目存在运动员人数小幅度萎缩,人才匮乏;青少年基础薄弱,选材困难;场地缺乏、器材昂贵等问题。提出改革越野滑雪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借鉴先进的训练模式;优化青少年选材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加快场地建设和器材国产化、量产化;加强教练员运动员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期缩小差距,为促进黑龙江省越野滑雪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济南市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全运会效应具有很强的正负影响效果。全运会正效应具体表现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负效应表现为虹吸效应、低谷效应和风险效应。应充分利用全运会的正效应,规避负效应。进而提出:为实现全运会经济社会效应最大化,应调整政府在全运会承办中的职能,推行全运会市场化运作;并给出实施第十一届全运会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8.
文章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障碍———信用缺失的成因剖析,提出通过有效保护私有产权,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策略,消除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障碍。  相似文献   
29.
埃及高等教育存在着教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紧缺、教育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为此,埃及政府在经费投入、质量保障、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30.
校园欺凌是国内外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其成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欺凌事件直接参与者的研究表明:部分欺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或认知特征,欺凌行为也是青春期个体获取、维护社会支配地位的一种手段;某些"另类"特征、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会让儿童青少年成为易受欺凌的对象;欺凌和受欺凌都可能导致个体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适应障碍,其不良影响甚至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欺凌-受欺凌者是最不稳定的一类角色,兼具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两者的缺点,适应状况通常最差。班级内的同伴生态、旁观者的行为和朋友关系都会影响欺凌事件的发生几率及所导致的后果。某些家庭和父母特征也是与欺凌行为联系密切的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也能对其后果起到缓冲作用。但缺乏培训的父母和教师,通常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欺凌事件并做出有效应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防控校园欺凌的措施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面向特定相关群体的单水平干预,二是要求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都要参与其中的多水平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