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3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教育   13311篇
科学研究   3358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1140篇
综合类   1119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28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2043篇
  2012年   1875篇
  2011年   1856篇
  2010年   1332篇
  2009年   1075篇
  2008年   1262篇
  2007年   1424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In this paper we question the rationality of ‘no-touch policies’ and offe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matter of physical conta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in schools. Earlier research has drawn attention to how a discourse of child protection is starting to affect how physical contact is viewed in PE practice. The avoidance of intergenerational touch is increasingly justified by referring to the children's rights agenda. Here, arguments for ‘no-touching’ are linked to children's right to be protected from harm. In the paper we explore a children's rights-based viewpoint that supports the use of and need for physical contact in PE teaching by develop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based arguments. An alternative children's rights perspective, based on rights theorising, is used to formulate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Interviews with 16 PE teachers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of physical contact in their pedagogical work form the practice-based arguments. The two arguments provide a way of looking at intergenerational touch in education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children's human right to develop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which can support a need for physical touch in pedagogical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72.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a debate that preoccupied the Russian press in the winter of 1878/9. Writers, journalists and scientists discussed whether mathematics could explain spiritualist séance phenomena. At its core, this was an assessment of social change and a debate about the ambiguity of modern life. While spiritualists hoped to bridge the divide 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their opponents feared that séance phenomena and modern mathematics undermined a rationalist world-view that was endowed with reliability and universal truth. That no agreement could be reached indicates that the post-reform public sphere had become truly pluralist and modern.  相似文献   
173.
量化管理的唯科学论显现了量化管理在科研评价方面的局限性,但几年来公安院校依然以科研量化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式,致使科研管理问题频出,本应严谨务实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不正常现象,量化标准取代了学术的实际价值,这些看似严谨的量化标准成了少数人获取名利的阶石。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分析问题的根源,挖掘问题的症结,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4.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滇缅抗战研究的重视度远低于国内抗日战场,且角度较为单一。从民国时期《云南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出发,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来观察新闻报道历史文本,探讨该报关于滇缅抗战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对当今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5.
文章简单介绍宣城市30万Nm/d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设计,并对设计中难以把握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76.
构筑一流的共享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著名高校利用“211”、“985”工程专项资金重点建设学校基础研究共享平台,从而迅速提高学校基础研究综合实力的事实,说明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校共享平台有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学校的支持,必将构筑出国内一流的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77.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很快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大胆进行教育创新 ,不断研究和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是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应提高认识 ,提高质量意识 ,加强民办高校管理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归纳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9.
应收账款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企业应运用维.帕累托(Vilfredo.Pareto)最优分析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管理。即把已有客户分为核心客户、主要客户和一般客户,对他们实行不同的信用管理。对新客户运用稳健分析模型进行信用分析,然后做出销售决策。对销售人员确立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以应收账款质量提高作为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销售人员的考核与应收账款质量的提高挂钩,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0.
探讨了用电子模拟仿真软件EWB分析、设计电路的一般方法及一些参数的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