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4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曾焕鹏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4):47-50,79
意境的生成并不神秘,也不单一。意境的生成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不同,呈现出缤纷多姿的色相。只要因需而设,自主寻觅,终会营构出散文天地百媚千娇的意境景观。创设散文意境的笔法不止借境移情与缘境生情这两种,融情于景、体贴物情、动静相映、联想想象等,都是趋达散文意境的通道。  相似文献   
62.
引用三圈变压器等效负载损耗的概念,推导出了两台同容量三圈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经济负荷功率、经济负荷率、经济运行效率和两台同容量三圈变压器并列经济运行投切台数临界功率的计算公式。以某降压变电所的两台同容量SFSL1- 31500/110型三相三绕组电力变压器为实际算例说明了上述公式的实际用法。  相似文献   
63.
隋新梅 《体育科研》2012,33(3):82-84,95
运用三维图像解析方法,对张峻的旋转推铅球技术中过渡阶段的身体各主要关节角度变化进行运动学分析,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在不同的时空中张峻各主要环节的角度变化,对其技术进行有效地诊断。张峻推铅球技术的过渡阶段中,投掷成绩在19 m以上时的肩髋夹角都在50°以上,且肩髋夹角与投掷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随着铅球成绩的提高,左肩角逐渐减小,右肩角变化不大,左髋角度逐渐加大,右髋角的变化不太明显,左膝角度有所增大,而右膝角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4.
运用斜板练习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安 《体育科技》2002,23(3):29-30
为解决滑步推铅球提高右脚收拉速度以及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 ,运用斜板辅助训练手段 ,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迅速提高铅球成绩 ,对于纠正滑步推铅球易产生的“脱节”错误动作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铅球投掷技术力学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铅球飞行远度的数学模型和最后用力阶段的动力学分析,讨论了决定铅球飞行适度的若干力学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现代铅球究技术的力学本质。  相似文献   
66.
我国农业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我国30多所农业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情况,包括主页、中外文电子专业、自建特色数据库等网站信息资源,以及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学科导航、资源整合、个性化服务等网站信息服务建设现状,并进行仔细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试图为提高国内农业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铅球教学中的引进是必然的趋势,它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感觉,而且不受季节天气的制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接受更多有关的知识。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方面浅析多媒体技术对高校铅球教学的作用,包括应用计算机在制作动画课件,进行技术对比和分析等改进传统的铅球课教学,同时论述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扣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高校铅球教学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8.
女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析和评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2 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和现役国家队运动员共计 31人 15 5例试掷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建立了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评定体系。本研究的一些结果可以为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中、短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应用三维摄影和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手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铅球成绩有密切关系,躯干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主要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在过渡阶段的分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大的作用;过渡阶段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双支撑进入最后用力的关键;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