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数学价值认可、数学自我效能感、表现目标、学习目标、内部归因都极其显著地下降;同普通班相比,优秀班学生的学习更倾向于学习目标,并且更加注重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理科学生在数学学习成就动机诸维度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文科的学生;班主任不是数学老师班级的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可、数学成就内部归因都极其显著地高于班主任为数学老师班级的学生;男生对数学价值的认可和内化要明显高于女生,同时男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在私立中学的数学教学中要落实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培养积极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拓宽中学生的关联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相似文献   
32.
依据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状况及成因,探讨其职业自我效能形成与发展方面四大因素的影响;提出提高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策略,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心理与行为的引导;指出在当今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中,职业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体育通过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发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情感,使其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为自身发展、成功和一生的幸福获得维持竞争优势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34.
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已有大量资料研究表明。尤其是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更注重自我效能的作用,笔者拟从自我效能对学生行为作用的影响,身体运动锻炼与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的影响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求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5.
研究对象为普通大学一年级男生33名.采用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都分别先后经过三种处理:愉快情绪诱导,悲伤情绪诱导和无情绪诱导.三种实验处理随机安排以克服与抵消潜在干扰效应.每名被试所经过的三种处理均间隔一周进行.要求被试进行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定,然后完成情绪主观评定量表,再进行30秒钟仰卧起坐测试.研究发现,愉快情绪组被试完成的仰卧起坐次数较悲伤组多,自我效能强度与仰卧起坐成绩相关.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可推广到体育教学和运动技能领域,表现为情绪对仰卧起坐等体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6.
健美操教学中对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学生体育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评价,作者通过长期健美操教学实践,就培养提高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7.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质,重要的是要善于唤醒和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成功转化的宽松的心理环境,要尊重学生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制各种诱因的意志,调节情绪及生理状态,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8.
自我效能感理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在简介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生学习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关注不够,为此.指出解决此问题的四条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9.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着人们对行为的选择,通过思维模式、情感反应影响人们新的形为的习得。刚入高校的学生,听说能力匮乏,学习目标模糊,个体之间差异明显,培养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大一学生渡过心理适应期,为完成今后的学习任务打下良好基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恰当的目标任务、鼓励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0.
情感障碍是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它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成效。不良归因倾向会造成外语学习者的情感障碍,而积极归因倾向则能引起学习者肯定的情感体验,并对后继学习行为起动力作用。引导积极归因,消除情感障碍,教师要调控难度适中的学业任务,适当的期待与评价,建立适当的自我归因参照系,强化学生的努力归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