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432篇
科学研究   436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31篇
综合类   56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1198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肖潇 《培训与研究》2006,23(10):60-62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本文就政治文明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讨论,力求阐明政治文明在和谐社会整体结构中的首要地位及政治文明对和谐社会构成要素的制约关系。并通过对政治文明内在结构的系统分析,具体论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侧重于从理论上进行认识探讨国家级贫困县社会不和谐现状、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使人们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3.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是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历史滥觞。它包括"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的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的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的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4.
人物通讯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与社会对其产生的反作用双向进行。建国以来,人物通讯在如实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同时,其自身的写作范式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取对象由单一转向多元.人物形象从模式化日益走向个性化.以及人物身上的现代性元素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政治民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当前的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成为全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作为实现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手段,公共政策的制定理应体现这一趋向,遂相应地被赋予某些价值的特征和取向。本文主要是讨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旨在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6.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自觉行为,它一开始就是一种较完善的两极制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形式;西欧封建土地制度则一种自发形成的比较原始的等级土地所有制。两者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16世纪前后它们能否随社会转型而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占有权看似不稳定的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成自身的转变,倒是占有权长期处于凝固状态的西欧封建庄园土地制度顺应了社会的转型,完成了封建农业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其贡献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贡献是三个方面: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对党的事业至关重要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顺利地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整体过渡.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些贡献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实践成为高等教育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良好社会背景和改革发展契机,为此,哲学原理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四个加强和四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9.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战略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区域高等教育是在我国拥有最广大地区、最广大人口的高等教育,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从区域社会发展来看,区域高校是所在地区最大、最有实力的文化事业集团,对区域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引导与提升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0.
所谓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与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伦理底蕴和历史的积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伦理精神支撑。与时俱进、被赋予崭新内容和意义的新时代伦理精神必将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引导和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