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4251篇
科学研究   459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299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传统文化模式对教师教育观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育观转变障碍与传统文化模式影响有关。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文化、社会认知角度来审视教师教育观转变问题。重视教师的主体精神,用智慧明辨经验、驾驭知识,是实现教师教育观转变与更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处于一种写实阶段。教师如何在唱游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加强审美趣味培养、构建情趣教育模式等方面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将对学生审美态度与能力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论身体写作的产生及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的身体不断地被传统、文化、知识等外在之物异化,当一切外在的理想、意义、价值都破灭之后,身体成了唯一的真实.身体的角度逐渐成为现代学术的切入点,体验、实践的入思方式与之有关,回到身体,回到存在,在身体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4.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声乐教学中应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和“丰富情感体验”的要求,引导学生真正与声乐作品沟通,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具体地说,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内涵的理解、意境的想象、作品的处理、忘我的演唱等四个方面运用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5.
“违反医疗中的注意义务”是医疗过失的本质。违反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在刑法理论上分歧较大。英美法系存在着客观说与主客观统一说之分,大陆法系存在着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之分,而中国刑法学则存在着主观说与主客观统一说之分。通过对医疗过失中违反注意义务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客观注意的主观化标准学说。  相似文献   
106.
教育是一种主体的建构性活动。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建构性活动 ,教育则是人类对生活的建构。由于教育的建构性 ,使教育学也具有鲜明的建构性 ,表现为价值性、选择性与多样性。教育与教育学的主体建构性是理解教育与教育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7.
教学质量下降的经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校教师来讲,科研和教学投入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近年来部份高校出于自身利益过分强调了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对教师科研投入的强激励和对教学投入的弱激励。因而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科研而很少投入到教学上,这是教学质量明显下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教学设备及手段的进步,中央电大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根据湖北省电大的要求,黄石电大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两年来,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9.
汉语重主体、英语重客体的思维方式在句法中的表现为:在主语的使用方面,汉语倾向用人称作主语,而英语更多地表现为用物称作主语;在语态的使用方面,汉语多以主动态代替被动态,而英语则主动态、被动态兼而有之.由于汉语重整体思维和主体思维的倾向,有时会出现一些似乎不合逻辑或有歧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0.
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跨文化美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跨文化审美的问题。客体性的公共性是跨文化美学的物质基础,而主体性的公共性是跨文化美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跨文化美学中还应考察符号和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