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409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42篇
综合类   539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pacing profiles and packing behaviour of athletes competing in the IAAF World Half Marathon Championships. Finishing and split times were collated for 491 men and 347 women across six championships. The mean speeds for each intermediate 5 km and end 1.1 km segments were calculated, and athletes grouped according to finishing time. The best men and women largely maintained their split speeds between 5 km and 15 km, whereas slower athletes had decreased speeds from 5 km onwards. Athletes were also classified by the type of packing behaviour in which they engaged. Those who ran in packs throughout the race had smaller decreases in pace than those who did not, or who managed to do so only to 5 km. While some athletes’ reduced speeds from 15 to 20 km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fatigue, it was also possibly a tactic to aid a fast finish that was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to medallists. Those athletes who ran with the same competitors throughout sped up most during the finish. Athletes are advised to identify rivals likely to have similar abilities and ambitions and run with them as part of their pre-rac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0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优秀运动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组织及其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总体表现良好,但需加强文化与专业知识学习;不同性别运动员对组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无显著差异;不同级别运动员和不同学历运动员对组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评价差异明显。建议:组织管理部门应尽早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动员,帮助运动员认识自身优、劣势;应持续提高运动员自身文化水平和个人运动技能水平,缩小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学历运动员对于职业生涯管理的认识差距。  相似文献   
103.
制度的宏大叙事是建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活动图景的基石。不同的制度形成模式所产生的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起着或推促或阻滞的作用,如何构建合理的能使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制度形成模式是极具探究价值的议题。拟以制度、体制和贸易的互动图式为探究路径,通过对演进的制度形成模式的缕析,建构合理完善的制度形成范式。  相似文献   
104.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以人才为核心的一流创新团队建设,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立足中国本土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新模式,在量子科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总结其成功经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注重培育具有世界影响的领军人物;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科学规划切实可行的阶段科研目标;秉持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运动员稀氧区域训练对肌肉纤维耐久力的影响。方法:分析18名运动员在常氧和高原低氧(模拟海拔4500 m递增负荷运动时,低氧通气反应速率、最大摄氧量以及最大耐力持续时间三个肌肉纤维耐久力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原低氧训练时运动员低氧通气速率和最大耐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高原低氧训练时,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低于常氧对照组。高原低氧训练组,运动员在4个不同功率等级低氧通气速率,均高于常氧对应值,低氧通气速率在50%、75%以及100%最大功率时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最大摄氧量在各相对功率等级中,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的低氧通气反应速率在高原低氧训练组至75%最大功率阶段降低,在75%至100%最大功率阶段基本保持平稳上升,不同相对强度下低氧训练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较常氧对应值显著降低。结论:高原运动训练下运动员肌肉纤维耐久力增强,疲劳时间降低,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千米深井穿层巷道托顶煤施工中存在的顶板易冒落且危及施工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以撞楔法+锚索梁联合支护技术。结合巨野矿区某千米深井巷道现场具体地质及施工条件,阐述了其施工工艺,比选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撞楔+锚索梁联合施工技术是巷道掘进托顶煤施工中一种受力合理、安全经济且施工简便的支护结构形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以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外籍球员的全球招募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不仅推动了当地体育赛事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人的主体性层面上具有更多的文化表征涵义。运动员跨国流动中荣誉外包行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民族情绪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荣誉外包与民族情绪问题的化解取决于国家边界意识能动性所能发挥的作用,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机构、一个群体、一个人如何理解这样一种全球变革的背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及个案分析法对第28-32届奥运会投掷项目前12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性别、年龄特征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28-32届奥运会投掷项目中,25-30岁年龄段运动员一直是奥运会投掷项目的主力军,在1-3名以及1-12名的人数占比中,一直呈增长趋势;31岁以上年龄段运动员对奖牌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1-3名的人数占比中,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在近5届奥运会中,投掷项目在整体上1-12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前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发展呈现出增长趋势,女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普遍低于男子运动员。(3)投掷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表现出铁饼>链球>标枪>铅球(29>28>27.5>27)的现象。(4)随着科技的助力以及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的普及,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投掷运动员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个人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09.
傅静波 《科教文汇》2014,(27):96-97
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小学的教学模式与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因而如何更好地释放孩子的压力、调节疲劳,这就需要孩子在课间活动中的调节。本文从课间游戏的准备、课间游戏的内容、课间游戏后的交流、课间游戏的规则制定四个策略入手,让大班幼儿快乐地安排自己的课间休息时间,在游戏中放松身体、相互协作、增进感情,也为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0.
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困难重重,其问题的核心在于运动员自身权能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的激励竞争。退役运动员的失能分析可以从个体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以及社会参与层面进行分析。而帮助运动员自我增能需要结合个体主动增能和外力推动增能两种模式。具体包括树立自主择业的理念、加强人际互动和社会参与、完善教育和就业培训、社工的介入、提高运动员的职业化以及出台政策提供支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