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赫尔曼·麦尔维尔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以短篇小说为主,在这一阶段,麦尔维尔的创作风格由旱期的浪漫主义逐渐转向现实主义,他在相对较短的篇幅里,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他对特定社会问题的剖析和见解。通过对《文书巴托尔比》、《贝尼托·切雷诺》和《水手比利·巴德》三个短篇名作的分析,探讨麦尔维尔在小说中构建真实的方法,其中包括象征手法的使用,对“人性化管理”、“种族优越论”、“司法公正”等谎言的批判以及有别于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以此构建起来的真实是麦尔维尔短篇小说长久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2.
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别之一。50-60年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强调对英雄人物正面形象的塑造,常常以革命浪漫主义加避对战争苦难的描写,以英雄主义,大无畏的气慨来淡化作为个体的人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新时期文学业工始后,这样的创作倾向有所改变,90年代,以邓一光为代表的作家注重描写英雄的普通性和普通人的英雄壮举,表现了经历苦难的人们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前苏联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为重要参  相似文献   
13.
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体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论>中造成自身理论逻辑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分清何谓"形似",何谓"写实".  相似文献   
14.
纳博科夫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一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洛丽塔》出版后,曾招致评论界和社会强烈的道德批判。然而,当人们站在艺术审美的角度来探讨《洛丽塔》的艺术独创性时,却惊喜地发现,《洛丽塔》在融合艺术的形式和伦理价值上独树一帜,体现出虚构的“真实性”、叙述的含混性、阅读的迷惑性和内容的消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事史学研究时,面对史料不足的情况,在没有确凿而充分的证据之前,应该不轻易否定前人的结论.而应该抱着理性的态度,尊重前人的成果。在可信与不可信之间,宁取前者。过分疑古与个人的性格、经历、思想倾向和治学方法都有一定关系。疑古主义学者在学术上起过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在某些方面确也有过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与现实主义“本质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观,即“原生态真实”。为了表现生活的“原生态真实”,“新写实”作家主张在创作时对生活本真进行“还原”。并提出了“零度写作”策略。“原生态真实”是消解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写作的一种策略,是对现实主义“本质真实”的反动。从文化角度看,“原生态真实”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学真实观上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在虚假陈述泛滥的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确立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该义务的确立,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要对虚假陈述的认定依据和程序事项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诚实信用原则纳入法律明文规定中,在此背景之下,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进行细化规定,将当事人的真实陈述囊括其中,并以法律解释的方法在现有法条中为虚假陈述行为的惩罚寻找法律依据,从而建立起现行法内部自洽的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方式行之有效且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8.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甘居人下的思想使于连在上层社会中一次次使用"虚伪"的手段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于连并未完全失去人的本性:真、纯。于是当人的社会性和本性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后者,也就选择了灭亡。  相似文献   
19.
人格评鉴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人格自身的特点、测验的性质及信度效度、被试的动机、态度,主试的情绪、能力等几方面对人格评鉴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围绕这个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年来,人们总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大理想,不合人意之处颇多。这与我们长时间以来在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中的“不真实”有关。“真实”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带有本源性的意义,讲“真实”是我们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