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2977篇
科学研究   2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149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指专业的设置、调整及其管理。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基本建设。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是大学遵循教育规律之举,也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目前,由于我国现行的过于刚性的“显性模式”的专业建设体制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大学、市场三还没有真正有机统一起来,大学专业设置大同小异——重点大学无重点,地方大学无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一些大学重专业外延发展,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因此,分析借鉴美国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些长处,改变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是部门权力、单位利益,是主管部门“统、包、管”、大学“等、靠、要”的传统计划经济的专业观,树立专业建设是承担责任、是迎接挑战、是自负后果的市场经济的专业理念,改革现行单一的僵化的国家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建立“由点到面”、“抓大放小”、“国家一地方一大学”三级共建等多元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及其协同促动机制,将有助于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2.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阐明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重要性,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推行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所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群体中的非智力因素有个初步认识,研究表明:人们针对非智力因素这一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只有将其赋以科学理念下的"量"与"质"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非智力因素调控系统,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性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4.
文章分析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对象以及本科翻译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针对师范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课教学内容的编选策略。  相似文献   
35.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变革的新方向。智能制造产业变革具有“新”“变”“融”三个方面特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出新诉求。为了破解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困境,专业建设主体要由“政府主导”转向“学校主导”;专业建设目标要把握人才类型的“应用性”与“区域性”;专业建设内容要实现课程“模块化”,突出教学“实践性”;专业建设保障要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6.
辅导员工作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学生生涯的终点站,也是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大学生有很多对未来、对感情的困惑,高校辅导员应该 把握学生心理,注重工作方法,做好这个特殊时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37.
青年是社会价值观念中最具有先导性的群体,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最富有理性思维的群体。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已经发生了转变,体现出它整合的新特征。任何上层建筑都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转变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全球化、信息传递手段、经济政策等。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针对广东地区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采用个体访谈形式调查、剖析辍学者辍学的心理动因,对辍学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深描,试图通过辍学者的个人体验和意义阐释,探求远程英语学习者的辍学原因。对访谈内容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放弃学业的主要因素是:情感在场的影响、情感交互程度低、工学矛盾。本研究试图为远程教育实践机构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措施,减少辍学人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9.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0.
大学生犯罪率上升与法律价值观教育的缺陷有关。法律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法律价值观教育体系进行基本构建,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亟需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