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81篇
科学研究   1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69篇
综合类   30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本文提出了新的跳远起跳技术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该教法有利于学生对跳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跳远教学中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录像研究、资料查阅、数理分析等方法,依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分析了撑竿跳高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与转化, 总结出助跑、起跳、团身展体、引体推竿这四个过程是动能获得的根源;在整个跳跃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被损耗,另一部分转化为身体重心腾至最高点时的势能和过竿时的水平动能, 并提出:加强能量来源与减少能量损失是获得较高腾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跳深的方法对约 40 cm深沙地的力学传递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并引入“黑箱”理论进行动力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对比分析以获得沙地力学传递函数 :力传递函数为 Fd=0 .39Fu1 .1 6 ,冲量传递函数为 Id=0 .88Iu;在此基础上 ,采用录像系统与三维测力台系统实现对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同步采集 ,揭示其主要动力学特征为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恢复系数小以及其形成的三方面原因 ,以图为沙滩排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技术和身体条件两方面对我国男排大力跳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跳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是影响我国男排发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我国男排的发球技术要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选择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增进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配合营养补剂增加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  相似文献   
15.
将表象训练的原理运用于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为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跳高赛前控制训练这一课题,我们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采用随训跟踪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探讨,旨在摸索跳高赛前控制训练的一般规律,为青少年跳高的科学化训练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8名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专项成绩和身体素质测验 ,同时测试了运动员下肢髋、膝、踝 3个关节的等速屈伸肌力。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髋关节屈伸肌力矩、膝关节伸肌力矩、踝关节跖屈肌力矩与跳高专项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湖北省田径队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熊卫在湖南省田径队男子三级跳远组训练过程的分析,认为教练员科学的、极具鲜明特点的训练方法,以及与运动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湖南省男子三级跳远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起跳效果历来是专家、学及教练员关注的焦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最后一步技动腿着地瞬间就巳进入了起跳。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折的方法,通过因子分析,探讨整个起跳过程内部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运动学特征可以用4个因子来表示,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分析,指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要提高起跳效果,须增大蹬伸距离,提高蹬伸幅度,提高摆动腿平均摆动角速度,加大摆动力度和调整摆动腿制动时机。  相似文献   
20.
三跳比例历来是三级跳远项目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回顾前人有关“三跳比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训练实际,提出了对“三跳比例”的新见解,旨在更新三级跳远训练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