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梅傲  苏建维 《情报杂志》2021,(2):154-160,122
[目的/意义]“知情同意”模式一直是数据处理重要的合法性基础,但其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现实困境。我国《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持续完善之中,我国要深度参与全球数据治理,就需要关注“知情同意”的有关问题。[方法/过程]以谷歌公司因涉嫌违反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而被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开出巨额罚单一案为考察中心,从算法的特征、个人数据的多样性以及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揭示“知情同意”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案件焦点回归现实困境,寻求改良现有“知情同意”模式的方法。[结果/结论]一方面要强化数据控制者的责任与义务,从外部监管、内部优化以及事后救济三个维度补充“知情同意”模式的效力,另一方面要引入“动态同意”模式,稳固“知情同意”模式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2.
陈一  李斯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5):120-129
[目的/意义] 以社交媒体用户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于自身的社交媒体数据被采集用于研究的接受意向,并探索熟悉度、信任、利他主义对接受意向的影响,剖析知情同意程序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学者进行伦理反思,为建立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伦理规范和与用户开展伦理风险沟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建立用户从知情到同意的心理机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新浪微博用户的数据,共获得320份有效问卷,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验证出两条有效的心理路径:熟悉-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和熟悉-信任-利他主义-接受意向。发现熟悉度和利他主义是影响用户接受意向的重要因素。在社交媒体数据研究中,用户有较强的伦理需求,知情同意程序很有必要。研究者还可以主动表达尊重及认可,以提升用户的利他主义,提升用户的接受意向,规避研究过程中的伦理争议。  相似文献   
93.
潘雪  冷怀明  张维  果磊  苏琦霞  魏琳  钱丹 《编辑学报》2021,33(6):635-638
医学伦理学渗透在医学研究的全过程,医学伦理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完善医学期刊出版伦理审查制度,以《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的办刊实践经验为基础,探讨医学期刊出版伦理审查的关键步骤和重点对象,以期为提升医学期刊出版伦理审查能力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促进我国医学期刊更好地在科研诚信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4.
Wearable devices introduce many new capabilities to the delivery of healthcare. But wearables also pose grave privacy risks. Furthermore, information overload gets in the way of informed consent by the patient. To better protect American patients in an increasingly digital world, the U.S. Congress passed the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of 1996 (HIPA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dequacy of HIPAA vis-à-vis issues raised by wearable technologie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 and identifies policy gaps and factors that drive health data exposure. It presents a 2 × 2 Partnership-Identity Exposure Matrix, illustrates implications in four different context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privacy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95.
In this article, I will identify two key normative principles at the core of Robert L. Simon’s mutualist theory of sport, namely, the respect-for-the-opponent principle and the idea that sport is a practice aimed at pursuing excellence. The former is a Kantian principle grounded in human beings’ rationality, and the latter is an Aristotelian principl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ces as a means to human flourishing. After having presented and analyzed both principles, I will critically evaluate Simon’s attempt to combine them within his mutualist approach. To conclude, I will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that mutualism should face to complete such a combination more successfully.

Abbreviati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CI)  相似文献   
96.
因人而异的智能健身服务以个性化的个人数据采集与利用为基础,其在为用户提供科学指导、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易产生各类数据安全问题。认为,传统的“可识别性”个人数据界定与保护方式已失效,“知情-同意”原则被冗长专业的条款架空形同虚设,数据背后的经济价值归属争议引发“控制性”危机,相关立法和司法的滞后难以提供法律保障,智能健身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提出,要坚持强化数据主体的控制这一总原则,坚持明确治理主体,完善事后救济的监管路径,坚持以技术为支撑,完善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路径,最终形成法律与技术双管齐下、相互配合的“监管-技术”的双重保护路径,以更好地保护健身领域的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