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魏晋文人对楚辞的接受呈现出颇具时代特色的选择性。楚辞鲜明的艺术精神,如艳逸的才藻、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坎咏怀的抒情方式被继承发展,并由此开创了优秀的文人五言诗传统。但身逢乱世、玄学流行,魏晋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进行了选择性吸收,表现为对存君兴国思想的淡化,对露才扬己态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42.
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体例中的“作家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体例的"作家论"模式,这一模式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杨义的同名著作中得以拓展和完善,九十年代以来的现代小说史编撰实践中这一模式继续得以继承,并呈现出新的视角和尝试。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史著作的分析评价,以勾勒出"作家论"模式的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43.
现代湘籍作家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其心理动因在于强烈的方言情结。这种方言情结带有极强的乡土根性,源于他们对乡土家园根深蒂固的情感依恋和对精神家园的自觉追求。由于文学创作的语言本性,现代湘籍作家们的书写行为必然由精神还乡演变或具化为语言原乡之举。母语方言成为他们文学想象中重要的话语资源,这种认同和运用母语方言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他们展现湘地独特的生活图景和生命形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4.
作为满族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敏锐地感到了封建盛世中潜藏的危机。他以哀感顽艳的笔,为他的时代,奏响了最后的悲歌。  相似文献   
45.
1975年越南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战时体制与高度计划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途径。1986年越共“六大”后开始全面革新与对外开放。全国统一30多年来,革新开放20多年来,越南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文学在这30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及时地反映了当代越南人的心态世相。越南当代文学根据其发展可以分为1975-1985、1986-1991、1992年后三个阶段。1975-1985年是转型期,现实主义思潮复兴,悲剧意识、民间精神开始显现;1986—1991年是繁荣期,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倾向;1992年后为稳步发展期,各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6.
中篇小说《神井》从民族历史的追忆中反思民族文化的选择取向。在历史的文学性叙写中,传达了对主流文化的追思——期望融入主流但却被现实疏离的尴尬与无奈,书写了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文化积极建构的理想。  相似文献   
47.
17世纪,以"礼仪之争"为发端,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传入欧洲,成为当时哲学家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些并不全面熟悉中国文化也不精通汉语的德国作家从中国文化汲取了灵感和启迪,把中国形象当成乌托邦式的人间天堂,借以对比德国当时困苦的现实生活。德国巴洛克文学中出现的乌托邦式人间天堂的中国形象,跟现实中的中国形象差之千里。这种中国形象的误读、改写和重建恰恰表明了文化传播和碰撞的过程中人们对异国文化的研究和吸取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处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48.
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以车辐、乔瑜、罗清和、王跃、文迪、老樵、骆平、桑格格等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以描写成都人的"大生活"(乔瑜语)来展示成都故事,形成了一个带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他们对成都本土文化有本能的崇尚意识和自觉的理性透视精神,传达出特别鲜明的婉约阴柔、飘逸旷达的"蜀水文化"特征。成都人的生存本相都能从他们的笔端勾勒出明晰的具备了地域文化风情的生存图景,可以说是一幅成都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49.
将干校文学划归“文革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文学史叙述范畴,自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具体鲜活的干校文学文本来说,却是一种无意的遮蔽。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干校文学文本,可以发现干校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而揭橥当时作家的真实心态及其转变过程,对于校文学的评价应该以“真实”作为第一标准,干校文学创作及其研究尚有不小的空间可供开拓。  相似文献   
50.
Voice is co-constructed, a result of the “text-medi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the context of U.S. college writing, explores the complicated process by which an L2 novice writer—one who ha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yet peripheral access to, discourse practices—constructs a voice. Through interviews and a close analysis of a text,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voice the L2 writer wished to project in an assigned paper and the voice constructed by two reader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anonymous readings of the paper. The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he L2 writer’s aims and the readers’ responses suggests that a writer’s view of her voice stems from the ways in which she conceptualizes discourse conven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her particular linguistic,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L2 writer’s process of negotiating identity, and her struggles to learn discourse expect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