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6094篇
科学研究   39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480篇
综合类   48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我”是一个鲜明地标志主体意义,能产生特殊抒情效果的符号,李白诗以“我”字领起最多,其使用频度在唐代诗人中最高,这一突出的创作现象反映出李白诗歌强烈的自我确认意识,折射出浓厚的狂放色彩,体现出李白的自我主体意识的高扬在盛唐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中唐诗人李贺多病而敏感,他对生与死的认识和体验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尤为深刻,这就是他诗歌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主流文化背景之下,李贺的生命意识还包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个没落的王孙对唐王朝的兴衰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也有重振家道、光耀门楣的责任。李贺的痛苦正是对生与死的敏感体认和人生价值和意义难以实现的深刻痛苦。把握李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反思、一种寻根的意识,谈传统文化和文化主体意识的人日渐多了起来。但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主体意识?文化全球化了我们怎么办?对这些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点,文化主体意识应包括哪些内容,以及面对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14.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具理性的泛滥,当下的城市建设日益缺失了"家园意识"。对此,曾繁仁认为,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应贯彻三个人本化原则:其一,将城市建设中被排挤出去的自然重新请回到城市中来,并赋予自然以应有的地位;其二,强化"场所意识",努力营造各种有利于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其三,保留城市的人文景观,让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依归与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116.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新诗在譬喻修辞上的表现,可以论述者很多,而本论文则锁定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本体、喻体皆为视觉形象者,与新诗中本体为视觉形象,喻体为听觉形象与心觉者作一比较,来考察其中的相通与相异之处,其共通点在于,不管喻体为何,一个譬喻修辞就是一个意象,因此就能彰显出主、客之间的对待,并突出譬喻中的本体,也可以说就显示了作者对本体的认识、但是就其相异处而言,魏晋南北朝诗歌主要以视觉形象比拟视觉形象,较着重于“形似”、“以易知说明难知”;而新诗有时以听觉或以心觉来比拟视觉形象,则较着重于“神似”与“创新”,以及因知觉、心觉相沟通而造成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7.
20世纪初叶“亚洲的觉醒”革命风暴作为现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序曲 ,对亚欧之间殖民地 (附庸国 )与宗主国的依附关系形成强有力冲击。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对亚欧关系的演变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对其亚洲殖民地的控制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成为欧洲殖民体系崩溃、亚洲民族新生的历史催化剂 ,使亚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此外二战期间亚欧大陆两端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同仇敌忾、互助合作 ,则成为该时期亚欧关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8.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改革体育教育过程,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积权探索,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9.
The objectives and stages of operating systems introduced in Part 1 are continued here. Four major components —process management, input-output (I/O) device management, memory management, fil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的5篇论文及其意义,介绍了爱因斯坦学生时代的生活特征及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纪念的目的在于倡导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公众的物理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