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湖北义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历经顺康时期的创始、雍乾时期的发展、嘉庆时期的低谷、道光时期的鼎盛、咸同光时期的重创及恢复发展的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在办学主体、区域、经费等方面有着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频发的罢工事件引发作为财富公平分配机制的劳资双方谈判基础的罢工权的宪法思考,因我国现行宪法对此尚无明文规定,故有必要从法释义学角度反思我国宪法向度内的罢工自由.透过我国现行宪法中若干复数条款可以推衍出罢工自由,此种推导可以为我国未来宪政实践中新型权利的发展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13.
李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49-150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官学衰微时,私学就会自动地加以补充,它们共同承担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使命,义学与书院的产生就是很好的证明。虽属不同的教育层次,但很多书院是由义学发展而来的,漳南书院就是由清初直隶巡抚于成龙始设,后经兵部侍郎许三礼题名,士绅郝文灿遍访名师,最终聘请实学教育家颜元主教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4.
清代荆州义学作为清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空分布上具有自身特点。义学发展在时间上分为康雍乾时期、嘉庆时期、咸同光时期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呈现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府县发展的差异、城乡发展的差异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楚雄明清时教育有很大发展,出过云南唯一会试一甲一名;县县有学宫、书院、处处有义学。不少学校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时间衍移、自然灾害、社会动荡都未能摧灭群众兴学向学的愿望,更反衬出“楚雄在万里之外独以文教著”的艰辛和辉煌。  相似文献   
16.
袁晓阳 《教育》2008,(10):52-52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山东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所赐。作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靠着乞讨敛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武训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武训走的是教育救国的道路,可谓教育道路上的“千古奇丐”。  相似文献   
17.
清代雍乾年问的统治者总结了以前各王朝推广通用语言的历史经验,确定了开展官话运动的重点,采取了比较适当的推广途径--创建"正音书院"和广泛设立"义学";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保障措施,以促进官话的推广.雍乾年间的官话运动为当代普通话推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清代贵州思南府义学的设立有其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其特点也是多样化的;办学经费来源于田租、政府拨款和捐资;在管理上也比较规范,从而对思南府地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理论的三大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性观进行了评述,并简析其对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实践的影响,以期确保心理辅导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法教义学是法学理论在借鉴教义学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论体系,是面向法律实践所建构起的规范科学.依托于教义学理论中的教义传布模式,法教义学强调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播来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认同.提升法律知识传播能力应成为培养实践型法治人才的重要目标,而法教义学方法为法律知识传播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坐标.法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向法科学生传授司法裁判文书说理论证能力与法律交流中的语言转化能力,以此来推动法律知识传播能力之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