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清末民国时期,大金村的教育主要以族塾义学形式存在,且集中在李氏宗族祠堂办学。可以说,大金土李氏族宗族义学是在官方倡导下,并在地方乡绅、村落精英的支持下出现和发展的。但自从设立族塾义学以来,大金土李氏宗族一直将教育的意义同宗族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成了维护和强化李氏宗族权力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2.
1756年的1月27日,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完全摆脱了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宗教影响,转而用一种明快浪漫的手法表现一种自由和平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93.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初步建立与奠基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混乱、停滞与倒退阶段,以及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复苏与日益丰富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与我国政治、教育、体育等的发展变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4.
司徒一凡 《寻根》2009,(4):36-38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秦准区长干桥东南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也是全国最大并包容各派的佛教义学讲寺,更一度成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录寺所在地。该寺原址为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史称“江南佛寺之始”的长干寺,经历代兴废,至宋朝天禧元年(1017年)“诏改长干寺曰天禧寺”,  相似文献   
95.
96.
义学作为封建社会时期一种免费的启蒙教育机构,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充了官办教育的不足,具有教化当地民众、培养人才、提高当地人们生活技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本文拟从琴泉义学的发展演变,解析晚清义学的创办过程、经费来源、社会影响等,为研究义学在中国的建立、发展及影响等提供一个研究的个案。  相似文献   
97.
淘猫妈 《家长》2009,(11):10-11
为了把自我价值感的问题说清楚,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武训(1838-1896年),他生于山东聊城柳林镇武家庄,是一位贫苦的农民。武训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  相似文献   
98.
<正>一、哈贝马斯及其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是当代举世公认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社会学家、哲学家。他在继承康德先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吸取了释义学、发生认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方法,构建了自己的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99.
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的稳定。目前农村教育存在诸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困境。通过对明清义学的梳理、思考,以史为鉴,可为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视野,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由于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瓶颈,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此起彼伏的批评,以及我们不断地反思使得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的焦点,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国内外。在数字化时代,助推翻转课堂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技术所带来的效应却还没显现。“翻转课堂”自被提出以来就广受争议,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怀疑。基于此,笔者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未来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