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983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189篇
信息传播   8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91.
论沉默权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民主化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趋势.赋予被刑事指控人沉默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项法律原则或制度的建立,必须有其理论依据,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其赖以存在的根基。沉默权的法理基础是:法律面前平等,人权至上,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992.
欧权 《文教资料》2006,(9):60-62
在世界发展越趋国际化的今天,人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在二战以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国际保护,而联合国成立以后,人权的国际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是人权国际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各国国情间的差异,应该加强相互间的对话和合作,以促进人权保护在国际上的发展,实现普遍的人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毛泽东在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那么,什么是“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呢?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自古以来在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指导下,以追求本国利益为宗旨,兼顾道义的原则。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走出了新时期我国务实、和平外交之路,既维护了本国的利益,又能和平、和睦、和谐地与各国相处,是对古代务实王道睦邻外交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侧重推行“一边倒”外交的同时,中国政府还提出了和平外交。到50年代上半期,随着形势的变化,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全面推行和平外交。本文拟简要评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提出和实践。  相似文献   
996.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一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该地区开展公共外交的平台、载体和积极力量。近年来,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省级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在以独立形态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和尝试。本文基于这些实践,总结经验,认为中小型图书馆开展公共外交可从主动出击作为、挖掘特色资源、立足场馆优势和打造窗口阵地四方面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997.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键任务。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必须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应体现在党要依法领导,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依法执法,要实施阳光政治,要建立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98.
999.
本文以“商赋人权论”及“人权悖论”为基点,回顾了八十年代初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并发动“改革”前,苏联东欧学术界在人权理论的探讨及演变。  相似文献   
1000.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名的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对战争的描写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吸收和发展了《左传》描写战争的方法,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决、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预示战争的结局;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也不乏细致、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在决定魏、蜀、吴三国命运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的描写上,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笔仅就以下三点略微谈谈《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