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52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从“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谈起,剖析了“以人为本”的法哲学内涵,并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意义,点明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构筑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法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62.
香港社会公民教育的协程,理论和政策框架及其演变,不仅此是世界公民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为祖大陆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近距离的,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963.
胡适人权派在宏观理论方面提出制定国家根本大法 ,保障人权 ;在微观方面主张实行专家政治 ,要求法律语言规范化。二者相结合 ,构成了一个可操作的法制框架体系。这些思想主张 ,对传播法治思想 ,具有进步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公民环境权的提出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时的必然现象。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日趋恶化是公民环境权得以产生的背景,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是公民环境权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则是公民环境权得以产生的伦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65.
赵合俊 《成长》2006,(4):2-3
曾有人来信就大学生发生性行为被学校勒令退学一事,询问大学生享有哪些性权利,我想,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对性人权有全面的认识。下面就性人权的“5w”模式(what,who,when.where.why)谈谈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66.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问题。平衡被害人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成为实现国家刑事诉讼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权利的重视应当予以肯定,但是在保护被害人程序性权利方面,与西方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应当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67.
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人权的概念和本质、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状况、社会主义与人权人权概念在中国的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与世界政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系统全面地阐述,使人权理论研究,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确实较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68.
和谐社会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少数民族是人群中的特定群体,少数民族的人权建设状况,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及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最大特点是围绕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权来进行制度设计。“人权”概念的首次入宪将推动我国民主宪政事业的重大发展;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成为人权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障制度入宪则使人权更具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970.
在现代社会,尽管侦查讯问制度考虑的重点越来越多地投向讯问过程的公正性与犯罪嫌疑人主体地位的保障,但是,侦查讯问制度的建构却并没有完全放弃讯问犯罪嫌疑人可能产生的巨大使利。虽然人们已经从过去司法实践中认识到了刑讯逼供、诱供的不科学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但是经历了几千年不断翻新手法而后被禁止的刑讯逼供、诱供模式,仍不断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出现并影响着正常的讯问活动。要彻底根除刑讯逼供、引供、诱供等不科学的讯问方法,除了法律上努力之外,还需要有更科学的制度来满足讯问实践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对侦查讯问的功能分析,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侦查讯问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