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97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910篇
教育   174047篇
科学研究   14849篇
各国文化   4962篇
体育   16431篇
综合类   10267篇
文化理论   6442篇
信息传播   42990篇
  2024年   1210篇
  2023年   4793篇
  2022年   2574篇
  2021年   3945篇
  2020年   4369篇
  2019年   4528篇
  2018年   2398篇
  2017年   4117篇
  2016年   5245篇
  2015年   9439篇
  2014年   22423篇
  2013年   19115篇
  2012年   23005篇
  2011年   24286篇
  2010年   19948篇
  2009年   19797篇
  2008年   22341篇
  2007年   17289篇
  2006年   12989篇
  2005年   10673篇
  2004年   8699篇
  2003年   7413篇
  2002年   6039篇
  2001年   4928篇
  2000年   3545篇
  1999年   1355篇
  1998年   923篇
  1997年   765篇
  1996年   500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母教文化资源,至今依然有重要的价值。当代家庭中,母亲面临家庭责任、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挑战,需要借鉴母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挥母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身为母亲的女性要提升自身素养、理性科学育儿,社会也要努力营造重视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为母教提供完善的社会支持与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3.
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却长期被当作"舶来品",被看作是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结果。通过梳理晚清实行新学制以来的研究史料、查阅民国时期的校史档案,可以发现: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其先于清末推行新学制时萌芽。在新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教育先行者身体力行的推动之下,一批民国时期新学校通过实验研究以适应教学新法,逐渐探索形成了较为体系化、制度性的教研经验。中国教研不是"以俄为师"的结果,而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的传承,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24.
《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是一部优秀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涉及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自治地方概况、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种学科。文章试从选题、查选、编排等方面对《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进行评价,论证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为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盐亭县在打造嫘祖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对盐亭县推进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梳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给绵阳市其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写作教学的过程,首先应当重视文化的阅读与熏陶。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写作中,怎样实施阅读于写作的教学模式呢?这是写作教学中必须理清的问题。体验式阅读,是写作人才培养的必有含义。体验式阅读,应该放在协同育人平台、课程融合教学中实施,还必须紧贴生活,体现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8.
29.
30.
《考试周刊》2019,(51):96-9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呈现学生学习效果和英语素养,让教学和学习得到更好地融合。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分析了家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对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家文化的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