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3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教育   42428篇
科学研究   3483篇
各国文化   952篇
体育   5805篇
综合类   2618篇
文化理论   706篇
信息传播   8871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1224篇
  2022年   797篇
  2021年   1164篇
  2020年   1279篇
  2019年   1473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1058篇
  2016年   1204篇
  2015年   2141篇
  2014年   5320篇
  2013年   4292篇
  2012年   5156篇
  2011年   5602篇
  2010年   4763篇
  2009年   4736篇
  2008年   5725篇
  2007年   4241篇
  2006年   3191篇
  2005年   2732篇
  2004年   1863篇
  2003年   1403篇
  2002年   1273篇
  2001年   1080篇
  2000年   857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企业伦理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伦理是指在企业全部生活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与道德活动的总和。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伦理的重要现实基础和生长点。以人为本的企业目标是企业伦理的重要价值依据和导向。道德传统是企业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借鉴。企业伦理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协调关系、激发活力、凝聚人心、塑造形象的显著作用。企业伦理是社会伦理最富于时代精神的部分和内在的推动力量。企业伦理对于民族文化的振兴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企业伦理的运行机制必须依靠赏罚、舆论和教育机制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22.
一、 现代化远程教育是通过卫星系统、互联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所进行的实况的或非实况的教学活动有传统教育不可比的优势,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 以学习者为核心。传统教育以教员和教案为核心,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讲课和实验等方式使学习者完成受教育的过程。因此,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习者是按照教员所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而不是依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从事学习。现代化远程教育则以学习者为核心,教员的任务是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2. 学习过程具有灵活性。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3.
探讨了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人们汇集与获取知识的场所所具有的地位.论述了图书馆在从传统的知识服务向知识创造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与曹耀明同志第一次合作,是受市经委和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的邀请,担任厦门市首届“鹭岛杯”服装大赛的评委。此后,同住鹭门,时有过从。最近,又因参加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暨艺术教育学研讨会,相见半日。席间,曹耀明同志谈及暑假齐鲁之行的感受,说他近有大部头的《耀明中国画选集》问世,要我为之写读后感,我当场应允下来。  相似文献   
126.
一个国家在发行每一枚邮票时,除了用于通信领域起到邮资凭证作用外,同时也很注重它的社会效益,即为本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就新中国人物邮票来说,更注重它的社会效益,以此来宏扬祖国的优秀化传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试论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通过对传统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的分析比较,指出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否定,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存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0.
在实施"生活、学习、做人"课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程资源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应包括家长、社会等更广泛的资源;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应仅局限于运用显性的课程资源,还要充分挖掘、利用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传统的教育资源,也应合理取舍,使之"老歌新唱".因此,教师已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实践者,更应是开发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